涉及到当地衙门和其他方方面面。
没有万全的准备,她不会贸然行动。
如兴州,因为没有提前做好准备,导致后面麻烦不断。
沈镜之蹙眉,“年后再去不行么?”
明珠却道,“爹爹,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聪明人,一旦我们的船只在景田频繁出没,不出几天,便会有人乘船从景田来我们津西。
消息灵通之人,自会知道这条水路的价值,到时候景田的玉竹酒和玉泉浆,将不再是一壶难求。
我们的菜和鸡蛋,也可以卖到田洲,不用担心砸手里。”
所以,去静月城探路买地,是为了抢占先机。
“爹爹,等这条路有人走多了,便可在三里湾建一座码头,管理来往船只,到时候,三里湾也会变得热闹起来。”
沈镜之的脑子突然显现出三里湾繁荣的景象。
他后知后觉的发现,原来闺女肖想晋兰江时日已久。
临去上京之时,闺女让他们把三里湾一带的无主土地都圈了起来,是为了以后建码头。
想到那片荒滩都是自己家的,沈镜之呼吸急促了几分。
“闺女,静月城你都想了,不防把上游的金阳县也规划规划吧。”
明珠很诧异,“爹爹,你刚才不是不同意吗?”
“可你喜欢啊!”
简单的几个字,却让明珠很感动,“谢谢爹爹!”
语气十分真诚。
“你想做什么,爹爹都支持你,只一点,别把自己累坏了。”
……
翌日中午,李文书和七刀捕头来了沈家竹楼,汇报广林村长被打一事。
处理的结果是,林村长赔大红娘医药费,参与动手的村民,均摊林村长的医药费。
另外,村长自作主张,欺上瞒下,影响恶劣,取消村长资格,由林老汉(林大金)暂代村长一职。
“村长大会定在何时?”明珠问道。
李文书,“两日后!”
明珠点点头,目光转移到林七刀身上,“距离元正还有十几天,防火防盗之事必须加强起来,让各村长通知村民,看好自家的菜田、猪圈、鸡舍。
年底了,各路牛鬼蛇神出没,一旦抓住,严惩不贷。”
“是!”
汇报完毕,李文书和七刀捕头也不多留,直接回了镇衙。
李文书忙着整理两日后的大会内容,林七刀则是安排人手下到各村通知村长注意防火防盗。
镇上则是由专人负责敲锣打鼓的宣传。
好巧不巧,当天就有人顶风作案,被衙差当街抓了个正着。
小偷立即哭惨,说自己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几个嗷嗷待哺的孩子,试图蒙混过关,可惜,衙差根本不为所动,二话不说直接把他押进镇衙。
城主不在,由刑房曾掌事审理,林七刀从旁协助。
小偷是惯犯了,滑不溜秋的,先是毫不犹豫的把荷包归还,在把家里的情况告知。
家里情况很惨,话里话外都透露着一个信息,他偷钱,是为了救治重病的老母亲,是无奈之举。
七刀捕头见对方说得天花乱坠,立即派人去核实,得到的结果却让人愤怒。
家中有一位老母亲是真的,但却不是小偷说的为了给老母亲治病才出来偷钱。
而是小偷强行拿了老母亲的棺材本,还打断亲娘的腿。
出来偷钱,是没钱喝酒吃肉了。
大庆重视孝道,小偷如此作为,实乃大逆不道之举,加之羲和城大力打击小偷,曾掌事直接判了三年牢狱,两年苦役。
入狱之前,小偷被林七刀安排了游街示众,小偷的‘光荣事迹’全部曝光。
得知小偷不做人,大家纷纷朝他吐口水,骂他畜生。
消息很快传到明珠耳中时,她正在和家人吃火锅。
“此人还真是不怕死啊。”江二舅说道,“衙门都敲锣打鼓宣扬了那么久,还敢顶风作案。”
“心存侥幸罢了。”沈镜之开口,“他以为,把银子还回去就完事了,却没料到,衙门不吃这套。”
换做以前,可能就放回去了,不像现在严重打击,一旦被抓获,严惩不贷。
“经此一事,那些惯犯应该缩起来了。”
“三年牢狱,两年苦役,不缩也得缩,进去了,还能不能出来还是个未知数呢。”沈长佑插话。
“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那些小偷,就该狠狠的收拾他们。”
……
出发景田镇这天,蓝天白云,阳光煦暖。
三里湾渡口,苏公公扫了一圈,对明珠说道,“乡君,人已到齐,可以出发了。”
江上,停放着五只渡船,渡船后牵着一张竹排。
明珠和两位哥哥、路女官苏公公一船;杨氏婆媳、沈镜之父子和江二舅,还有金卫长一船;赵竹林、张量等五个伙计一船;护卫队一条船;还有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