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玄幻魔法 > 我也是射雕英雄 > 第九十六章 大理(下)

第九十六章 大理(下)(2/3)

上一页我也是射雕英雄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已经到桃源了。”张玉道:“大理国在桃源有驻地吗?”书生点头笑道:“是啊,不过都是些暗探。你想想,师傅以前是大理国君,如今虽然隐居桃源了,可大理怎么可能没有派人来照看一二之心?毕竟师傅是当今皇帝的父亲啊!再说了,咱们只是隐居,可不是真正的与世隔绝,毕竟有时候还是要与外界联系的。”说着,书生笑了笑,又道:“还有些事,当今皇帝不好处理,也会来询问师傅解决之道……”

张玉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心中道:“那就是遥控指挥了!”

二人一路行来,各自不断谈论着对今后之事的看法。既然书生已经答应相助张玉,那么很多隐秘之事,张玉也逐渐向书生说了出来。倒不是张玉轻易相信人,而是从原来故事中,张玉就已经了解了书生的为人。在这个世界里,和书生相处一段时间后。张玉不禁对他更是看好。这可是地地道道的一个儒者啊!有骨、有热血、够仁义!

通过深入的了解,张玉发现这书生可真正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怪不得人家能当宰相呢!原来的故事中,为了突出黄蓉的聪慧,实是把书生的才能贬低了。要说聪明,可能书生真的比不上黄蓉。可是论远见,论治国之道,恐怕当世未必有几个人能比得上书生。何况书上还有一身好功夫,当真是武双全!

因此,张玉早就有心招揽书生,这个书生的才能对自己来说可能比黄蓉还有用。更重要的是他还在蒙古住了一年多,那么以后的骑兵可全靠书生了。要说郭靖从小在蒙古大,可能比书生更适合。不过张玉对郭靖能不能教好一群几乎没有骑过马的战士深表怀疑。郭靖或许像成吉思汗说的那样,是个极好的勇士。但他决不是一个好老师。这书生可就大大不同了,人才,绝对的人才。

张玉之所以对书生推心置腹的讲了自己的真正目标,也是出于以上原因,一来是想真正交书生这个朋友,二来却是要借重书生的才能。

这个目的目前只有元性才知道一点,就是连七子和方无敌都只道张玉的目标是金国。倒不是说张玉不信任他们,或许对方无敌,张玉有些防范之心,可是对七子却没有。之所以这样说,一来是因为金国这个目标更容易引起大家的同仇敌忾之心,是个大大的标靶。二来却是因为一旦说出蒙古后众人可能都不会相信。因为这个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对蒙古没什么了解,更不会相信这个不知道那里钻出来的蒙古会成为将来最大的恶梦。马钰尽管到过蒙古,可是他只是一个武林中人,却未必有书生这种远见。

书生就不同了,他以前本来就是宰相,又曾游历各国,当真是见识非凡之辈。张玉稍微一点,书生就明白了,因此张玉仿佛遇到了知己一般,只觉和书生说话,浑身轻松,这样的人才当然要抓到手。见书生愿意全力相助自己,张玉只觉浑身都轻了二两,虽然知道以后成功的机会渺茫的很,不过此刻,张玉却仿佛见到了一丝光芒。

既然书生精通蒙古骑射,那么,一路上张玉就成了一个虚心的生。张玉本身功夫既好,伸手又极是敏捷,因此起骑术可说是得心应手。很快,张玉骑术就有青出于蓝之势。

这一日,二人到了辰州,修整了一日后,张玉又悄悄找高手匠人定做了一把强弓。大宋军器是严格管制的,市面上跟本没有这种大威力的兵器。张玉花了大价钱,让匠人根据书生设计的塞北雕弓样式,让匠人打造了一把,并定制了百十支羽箭。等这一切完成后,已是十来天之后。

张玉拿了悄悄拿了弓后,与书生连夜翻墙出城,而那两匹马早在头一天就寄存在城外农家。如果大白天拿着弓骑马出城的话,很可能会被城门的兵丁拦阻询问,虽然未必有什么大事,可是张玉、书生也不愿找这个麻烦。

在农家歇了一晚后,张玉留足了银子,在那老实巴交农人的千恩万谢声中和书生骑马向西而去。空旷无人之处,张玉骑在马上请书生指点箭术。书生拿着那仿制的雕弓看了半响,摇了摇头道:“还是有些差强人意,不过也只有对付着用用了。”听了书生的话,张玉自然知道书生觉得这弓做的不怎么好,当下惊道:“怎么?那该死的奸商,还受了我十多两银子呢!”书生摇头笑道:“这原也不能怪他,你想想,私自制作这等兵器本来就是违法的,被抓住定要坐牢。再说咱们要的这么急,短短的十来天,能做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真正的塞北雕弓至少要花一个多月才能制好呢!再说他还做了这么多羽箭,你的钱却也花的不枉。”说着抽出一支箭来,就要试弓。

听了书生的话,张玉撇了撇嘴。不再说话。仔细看起书生的动作来。书生一边拉弓示范,一边解说,详细给张玉讲了整个弯弓射箭的过程。只见那支箭“嗖”的一声,远远射了出去,而书生手上的弓弦却不住颤动。

放完一箭后,书生把弓交给张玉道:“你来。”张玉接过弓箭,着书生的样子也漫无目的地放了一箭。书生看后。点头道:“很好,姿势没错了,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如何才能射的准……”

就这样,二人一边骑马,一边射箭。一个月后,就到了大理境内。

路上,张玉的箭早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我也是射雕英雄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