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作乱,定会紧闭城门不许灾民入城。去了也是在城外冻饿而死,不如来这边拼一条生路。”>
荣非毫不犹豫的答道。>
“不错,是这个道理。我再问你,似你兄妹这等年纪定是没有路引的,又是如何进的城?”>
络腮胡上下仔细打量荣非几眼后再次问道。>
“前日听到过往行商闲聊,汾城内有个海棠巷。我便诓骗守门的军爷,说是来海棠巷东首第三户的娘舅牛二宝家投亲,再加上我妹妹伤重垂危,军爷可怜我们便被放了进来。”>
“既是灾民应已数日未曾进食,却为何放着到手的馒头不吃?”>
络腮胡捕快继续问道。>
“爹爹常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君子不食嗟来之食。”>
荣非顺口胡扯道。>
“嘿嘿,毛没长齐的小子算什么君子,不过气节还算可嘉。我再问你,你凭什么敢口口声声说帮我破案?”>
“在老家时我就喜欢赖在县衙外面看官老爷审案,平时也喜欢看神捕办案惩治恶人的闲书,自认也有些天赋,既然不能做乞丐,便想靠这份本事混口饭吃。>
于是进城后我就在县衙外面守着,观察每一位差爷,发觉只有您与其他人的状态不同,皱眉不展应是在为棘手的案子焦虑。待您走出县衙后,我便跟在后面,想办法制造机会与您搭上话。”>
荣非神情镇定,语气从容的回答了络腮胡的问题,顺带着还将自己的谋划也一五一十交代清楚。>
在衙门外学习审案当然也是顺口胡编的。>
真正的原因是,荣非原本就是地球上颇有名气的悬疑作家。>
络腮胡与两个衙役听的是目瞪口呆。>
若所言属实,这小子岂不就是个活脱脱的妖孽,他才多大的年纪,竟有如此周密详细的谋划本领。>
身躯单薄瘦弱,脸色蜡黄憔悴,可眉宇间却是散发着让人信服的气势。>
上下打量荣非几眼,单凭这份不凡的气度,络腮胡捕快心中已是相信了几分。>
再加上也不知是这小子运气好蒙对了,还是真的被他看出来,自己手头的确有件棘手的案子,今日便是县尊大人规定的最后一日期限。>
不如就…死马当作活马医?>
思量片刻,络腮胡捕快忽然站起身来,拉着荣非朝街对面一家尚未开门的医馆走去。>
咚咚咚咚。>
络腮胡捕快沙煲大的拳头将门板捶的震天响。>
“开门开门,要出人命啦!”>
“莫敲了、莫敲了,再敲老朽先要被震死了。”>
年逾花甲的老郎中睡眼惺忪放下门板,瞪着络腮胡捕快不满道。>
“交给你了,若是没救过来,老子拔了你的胡子,拆了你的招牌。”>
络腮胡捕快将荣非背着的所谓妹妹塞进老郎中的怀中后威胁道。>
老郎中翻着白眼刚要回怼几句,却是感觉到了小女孩身体的异样,连忙伸手探了一下小女孩的脑门,失声道。>
“怎么烧的这般厉害!”>
医者仁心立刻发作,急匆匆抱着小女孩返身进入医馆。>
荣非迈步想要跟上却是被络腮胡捕快一把拽住。>
“你去也帮不上忙,反倒是添乱。放心吧,老齐头的医术还算说得过去,你妹子不会有事的。”>
说罢,便拉着荣非回到街对面的早点摊,将仍冒着热气的汤面推到荣非面前。>
“趁热吃,吃饱了才有力气帮老子破案。”>
“刘头您不会真让这小子帮着破案吧?”>
一名衙役诧异道。>
“有志不在身高,不指望他,难道还指望你们两个囊货。吃完没,吃完了赶紧巡街去。”>
赶走两名衙役,络腮胡捕快生怕荣非吃不饱,又让摊主上来两个卤蛋。>
络腮胡捕快如此仗义爽快,让荣非有些感动。也就不再客气,搓了一下发酸的鼻子,拿起筷子往嘴里扒拉面条。>
“抓紧时间,差爷您说说案情,我这边不耽误。”>
荣非嚼着面条口齿不清的说道。>
“什么差爷不差爷的,我叫刘墉,小兄弟不见外唤我一声刘老哥便好。这个案子…唉,我一个情同手足的兄弟,三日前被歹人杀害了。”>
刘墉眼角隐现泪光,长叹一声将案情娓娓道来。>
汾城东南角有一处占地颇广的树林,从半月前起,每隔几日便会有人惨死在其中。尸体皆是全身无伤,脸上呈现诡异的笑容,观者无不毛骨悚然。树林里有吸人精魄的妖怪的传闻很快便传遍了全城,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
死者苦主披麻戴孝的跑到县衙门前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