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赵军呐,你抓着几个活狍子了?”>
“抓仨了。”赵军趁机宣传道:“陶大叔,你别说哈,狍子这玩意挺好养活,给啥吃啥,苞米叶子也咔咔造。”>
“嗯呐。”陶大宝说:“比鹿好养活,大个子那玩意一生气就长鼓眼胀,动不动还死呢。啊?那你等会儿……”>
忽然,陶大宝那边似乎有人和他说话,紧接着陶大宝又对赵军说:“赵军呐,老于要跟你说话哈。”>
“哎。”赵军刚应一声,就听电话那头换成了于学文,赵军忙打招呼道:“于书记,你好。”>
“你好。”于学文道:“你这几天忙不忙啊?还没上班呢?要不上我们这儿来呗?”>
于学文一上来,就是一连串的问题,赵军笑道:“于书记,我就不去了。”>
“来吧。”于学文道:“来帮我们抓几个狍子,抓住一个,给你一百块钱。”>
“啊?”赵军闻言,瞬间心动,忙问道:“一百块钱,是公的?还是母的呀?”>
“这个……”于学文也是临时出价,此时被赵军一问,他在脑袋里思索了一下,才道:“小崽子,公的就不要,抓住五十斤往上的,我给你一百块钱一个。要抓住母的了,大的一百二一个,小的给你一半,六十。”>
“行!”赵军很干脆地答应下来。>
这年头,野味不值钱。>
在农村的大集上,一嘟噜五斤的狍子肉,才要一块钱。>
狍子肉真正贵的时候,是在98年以后,那时从内蒙有专人过来收,小的狍子还得一千块钱一只呢。>
而眼下,这十里八村的,就只有永兴大队才如此财大气粗。不像某个屯长,买几头野猪还得赊账呢。>
听赵军答应,于学文很是高兴,他们生产队早年养过鹿、养过野猪,也养过貉子、兔子,还真没养过狍子。>
主要是狍子难抓,除此之外就没别的缺点了,而且养狍子比养马鹿容易多了。>
“于书记。”这时,赵军又给于学文丢出个问题,道:“我去了,我住哪儿啊?我这次不光人去,我还要领狗呢。”>
现在正是遛狗、训狗的好时候,赵军可不想让狗在家圈着。而且去了永兴大队也是下捉脚,每天早晨进山溜一圈就行,其余的时间可以打围,见着野猪打野猪,看到黑熊干黑熊。>
只不过,住的地方是个问题。>
上次到永兴大队,赵军在陶小宝家里住了几天。但这次去,他不打算住陶小宝家了。>
这倒不是因为陶小宝家招待的不好,而是因为这次赵军来,是专门来挣钱的。而且还带了那么多狗,要是在陶小宝家吃的话,肯定会给人添麻烦的。>
“这好办。”于学文道:“我们大队有招待所,你来还有人给你做饭。你领人来,我们也不缺你们那口吃的。你要领狗,也没事儿,我们大队给你出喂狗的苞米面。”>
啥叫家大业大、财大气粗?>
这就是了!>
但是赵军清楚,于学文口中的招待所,就是他们大队部后面的几间平房。不过,供吃供住又有钱赚,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赵军一口答应下来,然后就跟于学文道别,并挂了电话。>
赵军这边一撂电话,那边的赵国峰就凑了过来。>
赵国峰问赵军道:“小军呐,你跟那个于书记定,抓一只狍子多少钱呢?”>
赵军抬手,左手只留一根食指,笑道:“一百块钱。”>
“啊?”赵国峰有些吃惊,他跟于学文、陶大宝不一样,那两位要活狍子,是放在生产队里养,买狍子的钱,也有大队上支付。>
可赵国峰要活狍子是想拿去送礼,他买狍子的钱,就得他自掏腰包。>
这一只狍子,比他一个月工资都多,赵国峰还真有点舍不得了。>
见赵国峰拿不定主意,赵军也没多说什么,谢过赵国峰以后,他就从屯部出来,一路往家走去。>
没走多远,赵军就看到了放学的李如海,正在小卖店门口跟人唠嗑呢。>
看这孩子没心没肺、无忧无虑的样子,赵军只是笑笑,然后就走了。>
李如海在小卖店门口混到五点,那些妇女都回家做饭,李如海才怏怏回家。>
一进家门,李如海摸了摸来迎接自己的大黄,然后往屋里走去。>
刚一开门,李如海就闻到了肉香,当即问道:“妈,你做啥了,这么香啊?”>
“今儿炖排骨……”金小梅话没说完,就皱起了眉头,因为她看到了李如海的书包。>
金小梅两步冲到李如海面前,一把拽过他挎着的书包,都不用打开,只捏了一下,金小梅就知道这书包里是空的。>
金小梅瞪着眼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