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财眨巴两下眼睛,无奈地从里屋出来,可刚到门口的时候,他突然想起一件事,急忙转身问王美兰说:“咱家不还有那么些熊胆的吗?卖了不就有钱了吗?”>
“啊!”王美兰点头道:“卖了才有钱了,现在不是还没卖呢吗?”>
赵有财忙追问道:“宝玉他舅认识的那个做买卖的呢?”>
说完这句,赵有财又补充道:“就搁关里过来那个。”>
王美兰看着赵有财,未答反问一句:“你不说这事儿都我们娘俩管,你不管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有财:“……”>
……>
此时,从赵军家回来不久的马玲,也在自家外屋切菜做饭。>
她家今天也是白菜、土豆,但她家是炒。只见姑娘把洗好的白菜叶放在菜板上,然后横刀片进才白菜梆里,然后抓着片起上半部分一撕,这样再切的话,一分为二的白菜梆就薄了。如此下锅炒,白菜梆和白菜叶就一起熟了。>
王翠花站在房间门口,靠着门框子,含着小淘气的她,跟马玲说道:“闺女,你这未来老婆婆真行,我大闺女是有福的人呐。”>
“是呗。”在屋里拿着汽水瓶子看的马大富,接话道:“你姑爷子也好啊,你那脚能好这么快,不全亏人家给你拿的獾子油啊。”>
“嗯呐。”王翠花一点头,又笑着说道:“我大闺女是有福,你嫁个好人家呀,妈也就放心了。这再过两年,你弟也有一定了,我跟你爸这辈子就……嗯?”>
说到此处,王翠花往西屋瞅了一眼,然后对在东屋里琢磨汽水瓶盖是咋扣上去的马大富问道:“老疙瘩哪儿去了?”>
东北人管家里最小的孩子叫老疙瘩,王翠花这么问,说的自然是马洋。>
被王翠花一问,马大富也是一愣,他道:“你别问我呀,我这刚回来。”>
当王翠花转头看向马玲时,却听马玲道:“我俩从地里一起回来的,后来他上哪儿去了,我不知道啊。”>
“不又嘚瑟哪儿去了!”王翠花嘟囔了一句,然后冲里屋的马大富喊道:“去找找他,别让他跟老李家那二小子搁一块儿玩。”>
这屯子,有好几家姓李的,老李家二小子也有好几个,但能让人这么防备的,怕是就只有李如海了。>
“哎!”马大富也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忙从炕上下来,提上鞋就往外走。>
眼看马大富出屋,王翠花跟马玲道:“他要再跟李如海打连连,我就让你爸往死里揍他!”>
马玲一皱眉头,什么都没敢说。>
因为她知道,刚才自己老娘那个“打连连”用的可是恰到好处,自己老弟跟李如海搁一起,学不着啥好。>
马大富从家出来的时候,天都黑了。他院门口往左右一撒摸,都说让他去找,这么大个屯子上哪儿去找啊?>
可就在这时,他隐约听见右前方那棵大柳树后边有人说话。>
马大富一怔,随即蹑手蹑脚地向那里走去。>
这棵大柳树,就是平时赵军来找马玲,藏身的那一棵。>
此时在柳树背面,李如海、马洋正在窃窃私语,只听马洋道:“你赶紧走吧,要让我爸妈看见我跟你玩儿,非打我不可。”>
“啊?因为点儿啥呀?”李如海一听就不乐意了,说道:“我李如海咋的你家了?我也传过你家啥事儿呀?”>
“不是那个事儿。”马洋往左右瞅了一眼,可他哪里知道,此时他爹在他身后呢。>
以为四下无人的马洋,小声道:“那天我跟你上小卖店玩儿去,那些大娘、婶子跟你唠嗑,说王大龙搁哪个屯子搞破鞋啥的,我也没听明白。”>
说到此处,马洋声音小了许多,只道:“第二天早晨吃饭的时候,我搁饭桌子上问我姐啥叫搞破鞋,我爸搁旁边一个大嘴巴子,给我连人带饭碗都抽地下去了。”>
“哈哈哈……”李如海听的憋不住乐,但却被马洋怼了一下,并警告道:“你小点声,别让人听见。”>
这年头,没有乱七八糟的东西污染青少年的思想。所以,男女之事,明白的人自然明白,不明白的那是真不明白。>
马洋就属于那真不明白的。>
但他感觉李如海都懂的事,自己不懂就有点不好意思。所以,他没问李如海,而是回来问自己的亲人。可没想到,最后问来的是一顿胖揍。>
有些事,越不让孩子知道,孩子就越好奇。马洋看着李如海,问道:“到底啥叫搞破鞋呀?”>
“呵呵……”>
在李如海的笑声中,大树另一侧的马大富紧紧地攥住了拳头!>
可当马大富要现身的时候,又听李如海说:“这个你不知道就拉倒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