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网游小说 > 糜汉 > 第一百九十三章 五大纲领 强军将成

第一百九十三章 五大纲领 强军将成(2/3)

上一页糜汉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务。

例如当年的张昭,便是以长史之职,为孙策、孙权两兄弟总领江东民政。

糜旸当着关嫣的面这么夸赞吕乂,实则是在透露出,有将吕乂慢慢培养成内政心腹大臣的打算。

面对着糜旸的夸赞,关嫣脸上浮现笑容,她亦为他的夫君取得一位大才而感到开心。

今日在河谷的中军大帐之中,糜旸正在看着手中竹简。

这份竹简乃是他的治军司马王安报告上来的。

赏罚措施,乃是主将最重要的权柄之一。

所以糜旸并没有让邓艾三人,负责各自营中的军纪监督之举。

他将这个职能单独分割出来,另设一治军司马,并且由他直接统辖。

这一点有利于糜旸更好掌控这支大军,亦有利于监督军纪行为的公正性。

王安是自从公安开始就跟随在糜旸身边的旧部,他的忠心自不必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来糜旸心中有好好培养王安之意,但可惜王安不通文墨,这就导致了王安的上限无法太高。

但是如此忠心的一个人,糜旸不用又觉得太可惜。

所以糜旸在公布七斩令之后,便在大军中设立了治军司马一职。

王安虽不通文墨,但是他的忠心能很好的为糜旸履行好这个职务。

例如当初糜旸制定好七斩令之后,王安虽不识字,但却通过硬背的方式,成为了糜旸的亲军中,最快将七斩令熟记于心的人之一。

本来按照七斩令的严格,短时间内是会有不少军士犯令而被处斩的。

但之前发生的一件事,令这种情况没有发生。

王安在被糜旸委任为治军司马之后,不久后就为糜旸抓出了几名违反七斩令的军司马。

在抓到这几名军司马之后,王安不能决断,便将此事报给了糜旸。

王安之所以无法决断,不是忌惮军司马的军职高。

….

这几名军司马虽名义上与王安同级,但王安身担治军之任,他是有权监督处罚这几名军司马的。

真正让王安犹疑不决的是,这几名军司马与他一般都是,公安城中一路追随糜旸而来的旧部。

因为同是公安旧部,所以王安对此事无法决断,暂且将这事压了下来,并交予糜旸处置。

在王安的禀报之下,糜旸得知了那几名公安旧部,犯的是七斩令中的误军之罪。

何为误军?

屯营所止,问其乡里,亲近相随,共食相保,不得越次,强入他伍,干误次第,不可呵止,度营出入,不由门户……,此谓误军。

这几名军司马因为同是公安旧部,所以在有一次日间的训练结束之后,他们因为感觉日间训练太辛苦,便在夜晚私自越过各家营垒相会,大聊过往。

无疑,这明明白白犯了误军之罪。

糜旸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并没有因为他们是公安旧部,就对他们手下留情。

他当即命令王安将这几名军司马全部抓起来,然后当众宣读罪行之后,斩首示众。

在那几名身为公安旧部的军司马,因犯了七斩令被王安当众斩首之后,军中士卒尽皆震栗。

军司马,乃是一营主将之下的最高统兵将校。

而且这几名军司马身份不同寻常,乃是公安旧部,是主将糜旸的嫡系部队。

糜旸对公安旧部有多看重与信任,军中士卒从之前他的安排中就可以看的出来。

目前整支大军中能叫的上名的中下层军官,全都是公安旧部。

但就是这样有着两层不同寻常的身份之下,糜旸在他们几人犯了军法之后,还是毫不犹豫的将他们斩首示众。

这个举动在近万大军心中,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

七斩令,真的是法不容情!

在这样的震慑之下,近万大军的军纪明显好了

许多,并且这近万大军心中都对七斩令开始浮现畏服的心理。

军纪严无妨,只要做到公正严明,自然而然就会让众将士信服。

在看完手中的竹简之后,糜旸并没有再发现一些有严重违反军纪的将士存在。

因此他便对着王安言道:「如非触犯七斩令者,以后相应处罚你可自行处理,无须再上报于我。」

七斩令是糜旸定下的,最严重的军纪处罚措施。

但要想维持一个大军正常运转,单单靠七斩令是不够的,治军如治国,相应的军纪还有很多。

而那些军纪大多只是针对小错误设立的,处罚措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糜汉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