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2年是这场黑死病的高峰期,它在欧洲所造成的恐怖一直持续了很多年,巧合的是,《十日谈》的作者薄伽丘正是在此期间写成这部巨著的,作为黑死病的亲历者,他在引言中就谈到了当时佛罗伦萨严重的疫情。
他描写了病人怎样突然跌倒在大街上死去,或者冷冷清清在自己的家中咽气,直到死者的尸体发出了腐烂的臭味,邻居们才知道隔壁发生的事情,旅行者们见到的是荒芜的田园无人耕耘,洞开的酒窖无人问津,无主的奶牛在大街上闲逛,当地的居民却无影无踪。
1352年后,黑死病在欧洲的势头开始迅速减缓,不过在整个14世纪,这种令人恐怖的瘟疫仍时常造访。
在1361—1363年、1369—1371年、1374—1375年、1380—1390年间,它又曾多次复发,例如在斯摩棱斯克,1386年时竟只有5人幸存。
经过一系列瘟疫的打击,欧洲的人口是大量死亡,至于具体死亡数字,当时也缺乏准确的统计,而后世一般估计约为2500万左右,占当时欧洲人口的近三分之一。
而即使在14世纪以后的300年间,黑死病也一直没有绝迹,其所造成的恐怖,恐怕也只有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才可与之比拟。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