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玄幻魔法 > 天玄醉 > 第34章 回到书院

第34章 回到书院(2/3)

上一页天玄醉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心等待着上课钟声响起。

周明在锦席上看书,期间有不少学生陆陆续续走进教室,进来的学生们分别坐到一张张锦席上。

教室里空余的锦席渐渐地少了,不过依旧还有许多涨锦席空着。毕竟太学里的教室,不是只让本班的学生上课的,比如别的班的学生来蹭课,教室里也是给这些来蹭课的学生预留了位置。因此,教室一般都很宽敞,基本上可以容纳下几百人。周明这个班才五十人,以教室里的空间,自然是绰绰有余。

虽说修建这么大的教室,需要花很多钱,不过这里是青州,叶家的大本营就在青州。

自从学院制度推行以来,九州书院在各州建立分部,虽然名义上,都是由大夏皇朝方面领头,提供原始资金来建设书院。按理说,每个分部的硬件设施都是差不多的,可具体落实到各州郡,这就大不相同了。

每个州之间都有贫富差异,虽说大夏皇朝方面已经出资将书院的大体框架建起来,可具体要怎样填充框架,各州的做法就不一样了。

在富庶之地,本地州郡完全可以大把大把地投钱,把书院分部打造得更好;而在贫穷之地,稍微填充一下,就是了。不至于刚建完是什么样的自己加工一下还是老样子。(不是自己不重视教育,不响应皇朝的号召,实在是没钱为其锦上添花。)

而在青州,就不会出现这样资金短缺的问题。毕竟叶家这个掌控九州一半以上财富的巨富在青州,而且叶家自身对于教育很重视,愿意投钱进去。

作为青州本地的九州书院分部,自然是叶家这次投资的重中之重。在叶家大笔大笔的资金投入下,九州书院在青州的分部,其硬件设施,远超各州,就算是比之京都的九州书院本部,也是不遑多让。

大笔的资金,让这个在青州的九州书院分部,可以开出丰厚的薪酬。吸引来许多饱读诗书的有志之士,来到青州分部任教。

过了一会儿,上课的钟声响起,鲍教谕的身影从教室门外走了进来。

鲍教谕走上讲台,拿出教案,开始了今天的讲课。

现在这位站在讲台上,孜孜不倦地教授着学生知识的鲍教谕,就是典型的被吸引来的有志之士。

这位鲍教谕不是青州本地人,而是扬州人。这个事情是昨天晚上,周明回到宿舍后,和魏凌恒聊天知道的。

那个时候,宿舍里的其余人也在,所以魏凌恒与鲍教谕的这些事,公输青青他们也是知道。

鲍教谕和魏凌恒都是扬州人,这次鲍教谕来到青州分部任教,也是有来陪魏凌恒读书的目的。不过这个目的只是顺便的,等魏凌恒读完太学四年后,鲍教谕还是会继续留在青州任教,毕竟青州这边的工资,要比扬州那边高。

作为一个已经加冠并成婚的成年人,养家糊口的重任压在身上,高薪酬还是颇具诱惑力的。

而吸引到了许多人才来青州任教,青州分部的师资力量自然是颇为强大。也正是强大的师资力量,吸引魏凌恒来到青州求学。

虽说鲍教谕是秦淮管氏的烟亲,秦淮管氏在扬州家大业大,有秦淮管氏的帮助,等魏凌恒读完太学四年后,鲍教谕回到扬州,随便找份工作,日子也会过得很滋润。

可是这世上的大部分人都希望自食其力,靠自己的价值养活自己和家人。鲍教谕虽然不是青州本地人,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来明泉城任教。

鲍教谕的原籍--扬州,和青州都是在大夏皇朝治下。在一个国家之内,怎么不能外乡人来本乡工作。

鲍教谕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课本上的知识,众位学生随着鲍教谕的讲授,也是慢慢进入了“算术”的天地,在“算术”的天地里,不断汲取知识。

时间渐渐流逝,这堂课就要结束之时,鲍教谕倒是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问题。“今有鸡翁一,值钱五;鸡母一,值钱三;鸡雏三,值钱一。凡百钱,买鸡百只。问鸡翁母雏各几何?”

书写到一半时,下课的钟声也是按时响起,等鲍教谕把这个问题书写完后,下课的钟声也结束了。

鲍教谕放下手中的笔,转过来,对学生们说道:“这道题同学们都记下来,

同学们下课后,都好好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希望在明天上课以前,有同学可以解答出来。等会儿,同学们都记好了,那位同学上来把它擦了。”鲍教谕指着一人说道。

接着,鲍教谕又说道:“好了,下课。”鲍教谕说完后,收拾了一下讲台转身离开了教室,留下周明一众学生在教室里抄题。过了一会,教室里的学生们都抄完题目,陆陆续续走了。

而这时的魏凌恒还没有走,因为刚才被鲍教谕指到的人正是魏凌恒,所以魏凌恒就没有着急走,留下来,等同学们抄完。见大家都抄好后,魏凌恒便走上讲台把黑板擦了。

离开教室后,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天玄醉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