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没见到其他人,入内后,才听到李世民哽咽的说话声。
“药师啊。”
“我很难过,很伤心。”
“你是我……。”
李承乾与李孝恭等人沉默的站在一边,静静的看着。
昔日战无不胜,威武了得的军神,如今却是骨瘦如柴,死气沉沉。
“陛……陛。”
李靖嘴唇蠕动,发出的声音模糊不清。
李世民悲从心来,越发伤悲,他喊道:“药师,你会好的。”
“孙先生给你开了方子,他是神医……。”
“药师……。”
“药师!!!”
李靖闭上了双眼,脑袋无力的偏倒。
李世民拉着李靖的手,也无力垂下。
贞观二十四年(650年),二月十八。
大唐一代军神,开国功臣,卫国公李靖,溘然长逝,享年八十岁。
……
陆续赶来的王公大臣,看到卫国公府已经挂白幡,府中人员都穿着孝衣。
就知道来晚了。
李世民很是悲痛,难以自禁。
李承乾知道李世民很悲伤,他让长孙无忌负责,自己护送着李世民回太极宫了。
“太子。”
“对药师要按照国葬来办。”
李世民叮嘱道。
“陛下定夺便是。”
李承乾道:“不过,是不是下旨,承天门国旗降半旗,各地官府也是如此。”
“以此为卫国公国葬哀荣。”
李世民点头,“就照你说的办。”
“降半旗!”
他并没有太多想说话的心思,还在沉寂在悲伤中。
李承乾只好自己的吩咐。
当天。
长安城的百姓,就看到承天门外国旗台上,还没有到降旗的时候,大唐日月龙旗缓缓下降,最终停在旗杆中段。
“这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是半旗啊。”
没多久,不少人聚集在远处议论,对半旗指指点点。
但很快,就有消息传出。
卫国公李靖病逝,以国葬之礼操办,天下各地官府降半旗哀荣。
半旗哀荣的消息。
在短时间就传遍整个长安城。
朝中老臣们,听到这一消息,神色复杂难明。
谁不想要啊。
国旗下半,举国哀悼。
这等殊荣……。
“半旗哀荣啊。”
魏征念叨了一声,就迅速激烈的咳嗽起来。
“陛下,老臣也不知道还能撑多久。”
“但能见到半旗哀荣,老臣死也瞑目了,只是不知道国旗覆体,会是哪一天的……。”
……
李靖病逝的当天,有一个继续解决的问题。
什么追封,什么谥号都要延后。
礼部尚书于志宁做不了决定,只好来找太子。
李承乾也不好定夺的。
该用哪天的国旗给李靖覆体。
这个问题一点都不简单。
因为承天门外的国旗,每天都是新的一面。
越是靠前的,代表的意义自然越是不一般。
但用一面,就少一面。
死了的人争不了,但没死的人,都想着让靠前的留着,自己死了还有机会。
要是越少,自己就越没有。
李承乾才不会在这种事情去掺和。
他直接丢给了李世民去做选择。
“这个问题……。”
李世民也头疼,真的不太好决定。
他也有自己的私心。
难道说把第一面国旗给李靖。
那他以后用什么?
“阿难,去把赵国公等人叫来。”
“是!”
没多久,长孙无忌,萧瑀等人就来了。
房玄龄也在其中,只不过他显得苍老了许多。
魏征也来了,他一到咳嗽声不断。
李世民有点担心,道:“魏征,你身体不好,还是回去休养吧。”靈魊尛説
“陛下,臣没事,只是风寒的后遗症而已。”
魏征摆手道:“无碍。”
走的肯定不会走的。
他也想知道,到底会给李靖什么编号的国旗。
李世民询问众人,但都有些顾左言他,只说李靖的功绩,却根本不明说该用哪面。
这让李世民很是上火。
“必须马上决断出来。”
李世民沉声道:“礼部那边还等着呢。”
“还请陛下定夺,我等……。”
这种事情,他们真的不好开口。
自己要是说了给个二十的,那以后自己死了,人家给个二十一,那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