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笑道:“诸公,看看我们的状元郎。”
张士衡笑道:“这状元郎,我们是要好好的看看。”
“哈哈。”
众人会心一笑,旋即就见到狄仁杰趋步而来。
“学生参见太子殿下,恭问太子殿下安康。”
狄仁杰大拜而下,有礼有节,很是恭敬。
李承乾满意的看着他,道:“孤安。”
“怀英,来见过诸位学士。”
“他们可都是编写《唐礼》的大儒名士。”
“平日都是难得一见,今日你一下子便见全了。”
众人捻着胡须,仔细的欣赏着狄仁杰,不断点头。
“后辈狄仁杰,拜见诸位学士。”
他拱手大拜道,礼数周全。
“好个状元郎,果真是俊才翘楚。”张士衡称赞道。
“是啊,这般年轻的后生,学识才华旷古难见啊。”
孔颖达也是赞叹道。
“后辈惭愧,不敢当此赞。”
狄仁杰连忙谦恭的说道。
他是丝毫不敢托大,这些学士名望在外,海内皆知。
对他这么个小辈,如此表扬夸赞,远不是他一个状元郎,就能得到的殊荣。
狄仁杰心知肚明,学士们这是看在太子殿下的面上。
若无太子殿下,这些学士至多说几句好话,哪里会有这么亲近多言呢?
“怀英今日来的正好,《唐礼》初稿已成,你正好也看看。”
“这是学生求之不得的荣幸。”
李承乾在与张士衡等人讨论,狄仁杰坐在一边倾听。
“初稿审定,孤先看看,之后没有问题,再送至御前。”
李承乾说道:“倒是辛苦老师们了。”
“正好借着这段时间,老师们放放假,休息休息,调养好身体。”
“以后的《唐礼》宣扬,可是离不开老师们的奔走。”
张士衡点了点头,道:“殿下,宣扬是何章程?”
“孤心里有想法,准备请诸位,去各地为百姓宣讲。”
李承乾问道:“诸位以为如何呢?”
“殿下,我这把老骨头,还要奔波,你也是忍心啊。”张士衡不由感叹道。
“哈哈。”
闻言,李承乾朗声大笑,“张师这话,让学生汗颜了啊。张师与孔师年事已高,那就请弟子去便是。”
“正好张师在长安为孤多多的讲解,也好让诸多皇子公主领会领会。”
他顿了顿,道:“说起这个来,孤倒是正好有一件事要麻烦张师,孔师。”
张士衡与孔颖达都是一把老骨头了。
李承乾也不是真心要让他们出去奔走的,能代替他们的人很多。
只不过他们的名望极大,影响极广,有利于《唐礼》的宣扬传播。
考虑到他们的身体状况,也不可能让他们真的去。
“孤的二郎,还请张师,孔师抽出时间来,多多教导教导。”
李厥身边的名师并不少。
但再多几位也无妨。
多学点不同的见解认知,对李厥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
再者,李承乾让张士衡与孔颖达教导李厥。
也是对他们编写《唐礼》的恩典之一。
朝廷如何封赏是另外一回事,他的封赏也是另外一回事。
“殿下有请,我等怎敢推辞。”
张士衡与孔颖达脸上立马露出开心的笑容来。
教导过皇太子,现在有教导皇孙。
谁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以后哪怕百年后,他们的名字也必然会与太子、皇孙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两朝帝师。
想想都令人动容。
“那便先定下了。”
张士衡等人告退后,李承乾说道:“怀英。”
“你高中状元后,本来是由吏部安排,陛下恩准后,去地方为官的。”
“不过,孤给你摁下了。”
狄仁杰心头一动,微微低头。
“你先去翰林院,待在申国公身边学习。”
“然后去军中,再去地方为官。”
李承乾如是说道。
狄仁杰道:“全凭殿下安排。”
“嗯!”
李承乾点头道:“孤对你的期望很高,你的才华能力,孤都知道。”
“你又与二郎情谊匪浅。”
“往后的路,孤可以给你安排,但怎么走,走的顺不顺利,就全看你的本事。”
狄仁杰心头明白,太子这番安排的深意。
就在第二句话。
与皇孙的情谊匪浅!
这句话不用多想都明白,他以后是要为皇孙做事的。
“殿下教诲,学生铭记在心,必定不服殿下所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