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科幻小说 > 红楼之庶子贾环 > 第一百三十七章 护官符 上

第一百三十七章 护官符 上(2/3)

上一页红楼之庶子贾环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难以下咽。

吃了一口便放下了筷子,钱槐有些错愕,他平日吃的酒楼,味道都是不错的。不曾想这街边的小摊,味道竟然也这般爽口。

贾环看了眼钱槐,笑着摇了摇头。

钱槐原是勉为其难地尝了一口,吃过便放下了筷子,可没过一会,嘴里又馋起这味道了。

拉不下面子,却又确实对这羊杂汤感官不错,想吃又不好意思,实在是有些尴尬。

钱槐看了眼面前低头吃东西的三爷,好似不曾关注他,便又拿起了筷子,偷偷尝了一口。

眼睛一亮,这味道当真不错啊。想不到这般不起眼的小地方,还藏着如此美味。

再不愿意拘泥于面子,放开了吃起来。

等到钱槐吃的满头大汗,才恍然发觉面前的碗已经空了。

面前的三爷笑眯眯地望着他,眼里全是揶揄,钱槐登时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走吧,把钱付了。”

贾环径直起身离开,钱槐跟着就要走。

“啊?”

“啊什么啊?我身上一文钱没有,你付账啊。”

两人填饱了肚子,便去了钱槐的私宅。

说起来贾环的社会地位比钱槐强多了,但事实上钱槐可比贾环过的潇洒。

钱槐的老子娘是在荣府管银房的,家资不薄。他这间宅子贾环以前来过,如今再细看,是一间价值不菲的住所。

都中能有这么一间两进两出的大宅子,没百两银子是拿不下来的。相比之下,贾环那一月的二两月钱,就显得有些寒酸起来。

而钱槐爹娘能在荣府里做事,以至于积攒下了这么丰厚的家资,其实是沾了赵姨娘的光。

在银库做事,是让人极为眼红的肥缺,不知有多少奴才眼馋心热。对外,可以借助贾府权势捞取好处;对内,可以糊弄老爷公子中饱私囊。

不过这些不是要紧的事,今日是钱槐想给贾环接风,贾环也有事要找钱槐。

先前曾说过,贾环离开都城之前,嘱咐过钱槐一件事。

钱槐这两年,辛辛苦苦地替贾环办这件事,给了贾环一个极为满意的答复。

这也是贾环愿意赏识他一个原因,他是能做事的。

贾环坐在钱槐家的正堂里,手里捏着一本小册子。

贾环是定然会往朝堂发展的,他所做的读书科举都是为了日后当官而做的铺垫。贾环天生就是个心思缜密的人,所以不会真的就只做一个书呆子,他也为以后的为官之路,做了一些简单的准备。

虽然如今还是为时尚早,但提前准备一些总归是没有坏处的。

他手里这本小册子,是贾环回家那天,钱槐送过来的。里面记录了大梁都中,各个部门大小官员的名讳。

这些其实都是没有什么遮掩的消息,但每个部门的大小官员近百,又那么多个部门,再加上那些没有品级的小官,就变成了一个不小的数字。

贾环吩咐钱槐一个人去做,不让别的人经手,也不知他到底花了多少功夫,才为贾环收集来这么一份名单。

所以贾环觉着钱槐是个可以培养的人才。

单单读书科举,老老实实地在朝中熬资历,贾环是不可能改变自己的格局的。并非是贾环没有信心,而是没有时间。

科举本身就是一个极为漫长艰难的过程,而仕途的艰难程度,还要在其上数倍。

参加科举的读书人,也许行文诗才有所差异,但经义上的背诵理解,其实都是相差不大的。

童生考秀才,考的是基本功,只要你基本功过关,那么考一个秀才便不是件难事。但从秀才考举人开始,便不仅仅是基本功那么简单了,你要脱颖而出,就必须有出彩的地方。

再到会试殿试,则又是另一种情况,你不光要文章策略超过他人很多,还要有很好的运气。

这些是科举,但官场则又是另外一番光景。

读书人花了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科举,等到成了进士,补了官缺,才能正式被称为官。

读书读的好和做官是两码事,做官其实很难。

贾环想要达到能同贾家平等对话的地位,要经过一段极其漫长的时光,等到那时,显然是已经为时已晚。

贾环虽然现在接触不到朝事,但他毕竟是国公传人,天生就有着别人没有的朝堂地位。

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可在贾家面前,这种小官连个屁都算不上。

如今的他,其实已经可以慢慢接触这些朝堂中人了。

师傅林道儒对朝堂中的事情,其实讲的不多。但贾环不能让自己就这么一直当睁眼瞎,他需要对大梁的朝堂,有一个最直观的了解,有一个最清晰的评估。

他今日来找钱槐,便是想问问一些细则。这本小册子贾环是看过的,记载的很笼统。

不光有六部五寺,还有都察院通政司,绝大多数的官员都是记录在册的。

不过这些信息的准确性还有待商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红楼之庶子贾环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