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说王管事家的三郎去岁过了道试?”有了些酒意的武元爽问道。>
这无疑挠到了王管事的痒处,让他心事略去,笑容也变得真诚欢畅了许多,“也是侥幸,家里那小畜生在晋阳书院读了一年书,又时常去给他叔爷请安,得了些指点。>
这才长进许多,去年过了道试,就又回书院读书去了,唉,任事不管,只晓得读书,也不知何时才能顶门立户。”>
旁边的顾管事听的心里泛酸,却还是不得不笑着捧场,“三娘那才叫本事,主宅里多少郎君?哪个不是自小苦读,看看如今能过了道试的有几个?>
二郎你是不晓得,他家的三郎过了道试那几天,上门做媒的都快把他家的门槛踩断了的。”>
他这说的有些夸张,科举选材不过数载,影响力还没那么大,只不过现在朝廷规定,过了道试也就可以入仕了。>
这个门槛一过,也就前程可期,自然引人瞩目一些。>
只不过现在王氏这颗大树正在倾颓,树上的猴子们虽还没有四散而去,却也惊恐万分,什么好事在这个时间点上都被蒙上了一层阴影。>
王管事稍微好点,他管着大宅庶务,就算各房分了家,大宅却搬不走,估计之后还能留些根脚。>
顾管事如今却已是焦头烂额,田产庄园上面的纠纷,如同一团乱麻,就算给王氏几把快刀,也别想在短时间内分个清楚明白。>
所以这段时日他承受的压力也是最重,当然了,这两年他的日子就不好过,因为王氏最严重的亏空就产生在田产上面。>
如果不是他在老宅之中还有几分薄面,不然早被撤换了。>
…………>
武元爽亲自给两位客人斟酒,他在长安厮混已久,别的本事不见长进,但与人交往上面,却是驾轻就熟。>
“过了道试,那就是要准备明年秋天的京试了……”>
王管事疑惑道:“二郎记错了吧?不是后年吗?”>
武元爽笑道:“就是明年,不会错的,朝廷的诏令应是没到晋阳,我在长安时听说的,朝廷正值用人之际,京试改三年之期为两年了。>
三郎赶的很巧,正好能好好温书一年,到时入京,群英荟萃,也能增些成算不是?”>
王管事拱手道谢,心说不愧是侍郎之子,消息灵通,只这一桩,今日就没白来。>
王氏虽然败了,但只要自家二郎出息,也能多些指望。>
武元爽又道:“三郎要进京赶考,还是今年秋天启程为好,到了京师尽管来寻我,考场之上要凭三郎的真本事,可一个冬天的食宿我却能给他安排妥当,让他安心温书,准备应考,不用为琐事分心。”>
王管事不觉的惊喜,哪有平白给好处的事情?给的好处越大,所求便也越是难办,所以哪里敢就这么应下?>
武元爽恍如未觉,接着道:“若三郎争气,考上了进士,我家在各部还有些人脉,就算当时不能让三郎留在京师,也能筹谋一番,给三郎寻个好去处。>
说句不好听的,王管事别怪罪,即便三郎落榜也无妨,先在京畿谋个闲散职位,若是三郎还想再考,那就安心读书,如果不愿受这个苦了,户部这两年缺职的厉害。>
让三郎在京畿待上两年,熬一下资历,再提到户部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王管事这下是真的动心了,如果是之前王氏还没闹起来的时候,他还可能会有所犹豫,毕竟王氏中人想在晋地谋个职位,并不算难。>
但现下嘛,谁他娘的知道明年是个什么情形?而且那还是京官……>
不过此时那边的老管事却是目光闪烁,觉着武元爽有些太急了,许官这种事情连家主都要谨慎,何况是他一个无官无职之人?这要是传出去,可怎么是好?>
可武元爽话已出口,他却不好再拦着了,唉,家主英明一世,这儿子生的吧……>
之前也没个商量,到现在他也不知道这位到底想要做些什么?谋王氏的田产?倒也不是不行,只是等一等,让别人先试试岂不是好?>
王氏可不是其他什么人家,就算墙倒众人推,也轮不到他们武氏扑上去撕咬,城中多少人家都盯着呢。>
想到这里,老管事的心已经揪了起来。>
那边厢的王管事却已不再犹豫,抱拳一礼道:“多谢多谢,那可就麻烦二郎了……”>
喜欢北雄请大家收藏:(.sodu777.)北雄搜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