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药品。”
韦保宁问:“之前我不是给过一批药吗?”
“那哪够啊。特别是盘尼西林,根本不够用。”李毅说。
“我再给你们想想办法吧。”
于是,县长亲自在县府门前发表了一次演讲,号召全县百姓捐款。
“各位父老乡亲,我们高山县非常了不起,我们的抗战队打了一个大胜仗,不仅守住了高山城,还消灭了鬼子池田联队,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功劳!但是他们也付出了很大的牺牲,几百名队员都受伤了,现在,抗战队最急需的是药品,但是他们没有钱买。我们能忍心看着英勇的抗战队员因为没有药品而死去吗?不能!我们绝对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请各位父老乡亲仗义出手,为高山的抗战大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吧。你省下三天的烟钱,就可以给抗战队购买一支盘尼西林,有了盘尼西林,就可以救活一位英雄。我们一天不吃饭饿不死人的,但若不打跑日本鬼子,我们就要亡国灭种。为了高山县的存亡大计,请各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吧。”
尽管韦保宁非常卖力地演讲和鼓动,但是此时留在城里的大多是穷苦人和从外地来的难民,他们连养活自己和家人都十分困难,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拿来捐给抗战队。所以忙碌半天,也没募到多少钱。
这时,月牙寨的李程钜倒是送来了一批药品,算是救了一时的燃眉之急。
韦保宁对李程钜千恩万谢。
“李先生,可否到县里屈就,帮我管理一些日常事务?”韦保宁突然发现这个李程钜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便想把他招到麾下。
“感谢县长厚爱。我还得马上赶回月牙寨,山上还有忙不完的事情。”李程钜竟没有接受韦保宁的邀请,这也让韦保宁颇感意外。
李程钜说的是实话,因为他目前必须马上把精力转入莲花洞兵工厂的建设之中。
看着胡志诚和李程钜整天忙忙碌碌的,罗元元不明所以,小心谨慎的问道:“诚哥,咱们这是要干啥?”
“造枪。”
“造枪?”罗元元愣住了:“诚哥,咱们能造枪?”
“不是我造,我不是带回来一个军工专家吗?”
“谁啊?”
“李孝甫。”
“他啊,看他那样子,白白净净的,能干活?”罗元元不相信。
这时,李孝甫走了进来:“当然能,我就是专门回来造枪的,而且还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自动步枪!”李孝甫微微笑着:“我不敢说一天就能造出来,但我敢保证,十天之内我会让你们看到我造的枪!”
李孝甫已经被任命为兵工厂厂长。罗海文当了副厂长。
李孝甫首先把发电机的线路扯好,将柴油机连上了发电机,然后绳子一拉,柴油机轰鸣起来。
李孝甫再把一只闸刀开关打上去,几只灯泡马上亮起来,宽大的莲花洞里顿时亮如白昼,让围观的铁匠们惊讶的议论起来。
“来,我给大家画一种刀具,大家看我是怎样用压力机和车床制造的。听着,将来我只留下十个人,谁的手艺高明谁留下,保证会给你最好的待遇!”
柴油机带动着压力机,李孝琢把好钢放在上边。经过十几分钟捶打,刀的形状已经形成。他又用车床开始精细加工,很快一把多功能刺刀制造完成。
“李厂长,这和普通刺刀不一样,它能有多少用途?”罗元元诧异的拿在手中看着,忍不住开口发问。
“它叫多功能刺刀,除了刀具本身的切割刺的功能外,具备野外作战的一些小工具的功能。适用于摸哨暗杀,抹脖子的时候刀尖刺进去再一划,比用刀口切割方便多了。”
胡志诚接过去比划了几下,赞刀:“不错,这刀挺趁手的。”
孙兰兰也接过刀看了看,欢喜的说道:“这比短刀神奇多了!”
李孝甫对一帮铁匠说:“大家已经看我操作了一遍,我把这玩意儿留下你们好好地琢磨一下。实在不行,我可以手把手教大家。记住,千万要小心,机械弄不好会伤到你们!”李孝甫说完,站到一边,让铁匠们逐个操作给他看。
罗海文第一个走上前去操作。
罗海文毕竟在长沙学过两个月,上去试了试,便基本掌握了要领。
“好样的,罗副厂长操作完全合格。”李孝甫欢喜道。
高山县向来不缺能工巧匠,更何况这些铁匠是高山县人当中的佼佼者,模仿能力极强,很快一个个都走上去试了一次。三四个小时过去,终于有两把多功能刺刀出现在李孝甫面前。
“嗯,不错!现在,我画出几种弹匣实图,看看大家有没有人能看懂的。”李孝甫有些担心,对于这种机械,乡下人玩转的还真不多。
“报告!”一个清脆的声音在门外大喊,那甜美圆润的音色甚是悦耳动听,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
只见门口站个一位如花似玉的妙龄少女,她的身后还有一位二十六七岁的小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