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众人的心思各异,台上的江云自然是不知道,也不会往多理会,此刻他已经进进了参悟的状态。
站在这登临台上,俯仰天地,近处远方一览无余,清风拂来,心旷神怡,让人不由自主就浮想联翩,感叹万千。
他在台上安静参悟,台下的一众人也没有闲着,白白糟践时间,也各自进进了参悟的状态,这台上台下,固然境遇相差悬殊,但总回能沾一点这登临台的灵郁之气,对各自修行总是大有利益的。
曾经也有过这样一例记载,在这登临台上,有人一直不得开悟,无有所得,但台下却有人忽然有所领悟,大有收获,
为了此次白鹿山福地之行,江云颇做了一些作业,不过显然这一些作业还很不够,比如对于这位万年前遗留下登临台的大准圣陈少昂,他就所知了了,只是在知道山中有这么一处登临台的遗迹时,才知道有这么一位大准圣,至于其人的诗文名作,他一时却也无暇往关顾懂得的。
事实上自文道道统创立以来,历经数万年,其间出过圣贤高人无数,著作浩如烟海,也不能尽数懂得,江云也不知道,这次进山,会碰到登灵台这处胜地遗迹,此刻想要找陈少昂的诗文名作来参悟诵读,以增长成算,却也不能够了。
不过有人看来是很下了一番工夫的,此刻就听到台下传来一阵吟诵之声,不出意外应当就是陈少昂的诗文名作。
“哀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
质菲薄而无因兮,焉讬乘而上浮?
遭沈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
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营营而至曙。
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
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未完待续。)8 .,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