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30/www.213x.cc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30/www.213x.cc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定秦曲_第九十四章(3/3)_玄幻魔法_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 > 玄幻魔法 > 定秦曲 > 第九十四章

第九十四章(3/3)

上一页定秦曲章节列表下一章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果日本没有火枪,其军队仅仅装备同时代的冷兵器,丰臣秀吉是否还会如此狂妄自大?

壬辰年的战争一开始,火器便成为战争的主角。日军依仗先进的铁炮,仅两个月就从釜山打到了平壤。1592年7月19日的平壤之战中,日军为掩护攻城部队,用铁炮射杀城墙上的朝鲜守军,因守城士兵所用弓弩的射程不及火绳枪,纷纷败退;柳成龙感慨日军铁炮“其致远之力,命中之巧,倍于(朝鲜)弓矢……来如风雷,其不能当必矣”。日军遂轻取平壤。

转眼到了第二年2月8日,明朝援朝大军对日军盘踞的平壤城发起进攻。此战之中,日军在城墙上做土壁,多穿射孔,望之如蜂巢,用铁炮从射孔向外发射弹丸,令明军伤亡甚众;而明军则利用在重型火器上的绝对优势,用将军炮(120门)与虎蹲炮(20门)等火炮猛轰平壤城;铁炮在真正的大炮面前,犹如螳臂当车,毫无还手之力。最后遭受重大损失的日军丧失作战信心,主动退出平壤。此战,充分表现出火器的优越性,而敌对双方的火器亦分出了高下,明军的大炮在气势上完全压倒了日军铁炮,赢得了荣誉。《(朝鲜)宣祖实录》之卷三十五记录了朝鲜国王李昖与其臣下李德馨进行的一番意味深长的问答,李昖问道:“铳筒(指日本人的铁炮)之声,不与天兵(指明军)之火炮同耶?”李德馨回答:“倭铳之声,虽四面俱发,而声声各闻,天兵之炮,如山崩地裂,山原震荡,不可状言;响彻天地,山岳皆动……”李昖赞叹道:“军势如此,可不战而胜矣!”

此时的明军与日军,几乎与西欧国家大体同步地站在了冷兵器向热兵器过渡的门槛之上。可惜,火器在朝鲜战场的辉煌过后,在东亚的发展步伐却戛然而止。在朝鲜,战后的李朝很快又回到了修文偃武的轨道,武备的更新被弃之不顾,连龟船的制造方法也失传了;在中国,明末清初的战争一度刺激了火器的继续发展,但随着清朝统治的稳固,中国火器就此停滞在17世纪,直到乾隆年间,清军装备火器的比例才恢复到壬辰年间明军的水平,而在鸦片战争里,清军仍在使用早在雅克萨之战中就被证明技术上落伍于欧洲的火炮、火枪;而在日本,铁炮最后一次起重要作用的战役是1637年的岛原之战。双方(幕府军与农民起义军)均使用了大量火器。这次战役以后,武士又回到以前的骑兵时代,僧侣继续苦练他们的黑羽弓箭,日本的工匠则每天都不停地打造盔甲和武士刀。如此经过250年和平岁月后,日本仍然停留在火绳枪时代。最后,到了十九世纪中期以后,东亚的大清帝国、江户幕府、李氏朝鲜,相继被进入火器时代的欧洲列强强行叩开了国门……(未完待续。)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定秦曲章节列表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