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玄幻魔法 > 定秦曲 > 第一三九章

第一三九章(2/4)

上一页定秦曲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地区内,进行印刷的工作。

热胀冷缩这样的效应,在这方面也可以说算是非常明显了。

虽然在外表的情况,看不出这样的情况,但是从一些印刷出来的字迹间距当中,张嘉师就看到了这些青铜原料,雕刻而成的字模,只会随着温度的差距,而问题越来越明显。

按照张嘉师嘀咕出来的一句话,就可以知道:“还好,我不是做铜版印刷,要不然,这个问题还会更加严重。”

……

按照张嘉师的想法,他最应该优先做的,似乎是普及后世的简体化文字,以及拼音。但是白起说出来的一个问题,让张嘉师无法忽视。

那就是以现在大秦帝国的识字率而言,强行推行简体化文字以及拼音,他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

在这个问题的影响下,张嘉师只能够让事情慢慢的循序渐进。

那就是他应该在大秦帝国的文字体制当中,培养出一批有着一定文化水平的人员再说。

所以,他面前的这些陶活字模块,基本就是用小篆进行反雕刻。

活字印刷术,事实上,并不是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做到的事情。跟纸张以及火药一样,中国四大发明,在大秦帝国就能够做出来。这一点,很大程度上是张嘉师沾了穿越者的光芒,开挂做出来的“创举”。

但是么,很多事情就算知道怎么做,都只能够一步步来。

大秦帝国也有所谓的官方语言。但是跟后世没有普及普通话之前的情况一样,这样的官方语言,普及的程度,也相当狭隘。

最起码,要不是张嘉师有着青玉灵书的辅助,要他听得懂那些口音偏重而且生僻的关中口音,一开始是不可能的。

但是么,进行一项语言统一,这样的事情,说是很简单,但是要真的做起来,没有一定的人员,相应的政策以及相当长的时间,无疑是痴人说梦。

这一点,跟白起让他首先继续普及小篆文字,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一个合格的推广人员,怎么都得能读能写,才能够胜任这样的情况吧。

再者,以现在的情况而言,大概只能够完全控制住辽东郡一带地区的张嘉师,想要做到这么一点,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张嘉师也不是没有想过,依靠那些稷下学宫的人员,加上其他的一些在辽东郡的学派,组建一个辽东学宫,培养人才。

但是么,他在想了想之后,也不得不放弃这一点。

文化的普及,在接下来很有可能会无法避免的战乱中,也无法得到更多的支援。在某个程度上,更加算得上是浪费了。

既然如此,要做到这么一点,还不如在张嘉师实力有所扩大之后,才思考这方面的问题更加符合实际。

所以,张嘉师现在,只能够小规模的进行活字生产,并且投入到第一代书本的生产当中。

在这个世界,第一代用纸张生产出来的书籍不多。

在张嘉师的要求下,只有一些农业,墨家的一些技术,以及大秦的现行法律规条,能够进行刊印。

而前面两者,更多的是内部流通的产物。而那些法律规条……张嘉师也没有打算用来卖钱。

毕竟在这个情况下,这样的书籍能够卖钱还真的让张嘉师无法相信了。

这也难免张嘉师会这么想,毕竟,让其他郡县使用这些书本形式的法律规条,并不比他们原有的竹简有什么优秀之处。

所以,与其说张嘉师的这些书本是打算卖钱的玩意,还不如说是张嘉师让这些书本,进行的一次市场介绍方式。

书本这玩意,虽然说现在要推广的难度非常大。但是就很多方面而言,只要张嘉师有成功的一日,这些书本,会逐渐的流传到大秦帝国的每个角落,然后逐渐取代这些那些沉重无比,书写不方便,甚至是占据空间多的竹简。

一页纸进行正反两面印刷,基本就能够将一卷几十片竹子雕刻的内容,印刷出来。

也就是说,一页纸就能够完全将竹简的缺点,完全抛弃掉。

只不过,现在的印刷术还难以做到这么一点,现在的墨水,根本没有后世的那些油墨好用,看着几张尝试性印刷出来的内容,张嘉师发现了,这些陶活字已经越来越符合他的期望。但是,那些依旧很容易粘在一起的字体,让张嘉师根本无法轻松接受。

“要么,将字体再次放大一些,要么,直接改变字体,这些也不是完全是墨水的问题了。”白起说出了一个也影响着印刷质量的因素。

张嘉师沉默着,因为小篆这样的字体,确实是无法有效的在后世那些印刷技术出来之前,能够小型化印刷的玩意。

但是么,后世的那些印刷技术,张嘉师很清楚,现在根本做不出来。

滚筒印刷技术,确实是比排版型活字更加快捷以及简单,但是,后世的滚筒印刷技术,基本都是电力机械技术的产物,现在让张嘉师发电,还当他是某只很黄很暴力的老鼠不成?

蒸汽革命,电力工业革命,两个跨时代的进展,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定秦曲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