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玄幻魔法 > 风流三国 > 第十四章 焦尾琴

第十四章 焦尾琴(2/3)

上一页风流三国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杨蓉把痹欢,共同探讨琴道。

张浪故意装出茫然的神色道:“如今我夫妇身无定居,流迹天涯,四海为家。”

蔡邕也同情道:“不如随同老夫一同赴往安,我们也好一探琴道。”

张浪心中大喜,自己等的就是他这句话,嘿嘿,蔡姬,看你往哪里跑。乖乖的等哥哥我抱你上床吧。其实刚才自己在唱的时候,已不停的偷偷打量后面的方队,蔡邕后面有一辆马车,边上有几个看起来像丫鬟打扮的小姑娘,里面可能坐着是蔡邕的内人。不时有人掀起帘来,只是无耐有些距离,所以看不大清,想来很有可能是蔡琰吧。

说起蔡琰,字姬,又字明姬。约公元177左右出生。这可是一个命运凄惨,一生坎坷女子。早年在这样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既博能,又善诗赋,兼辩才与音律。蔡姬16岁时嫁给卫仲道,卫家当时是河东世族,夫妇两人恩爱非常。可惜好景不,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因咯血而死。蔡姬不曾生下一儿半女,卫家的人又嫌她克死了丈夫,当时才高气傲的蔡姬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回到娘家。后蔡邕死于狱中,姬被匈奴掠去,这年她才二十三岁,被左贤王纳为王妃,居南匈奴12年。中国历史上有然的十大名曲之一胡茄十八拍就是蔡姬在这个时候所做的。公元208年,在曹的安排下,从左贤王那里回到老家,又嫁给田校尉董祀。坎坷的命运似乎紧跟着这个可怜的孤女,毫不放松。就在她婚后的第二年,她的依靠,她的丈夫又犯罪当死,蔡姬在严冬季节,蓬首跣足,终于以父亲的关系,激起曹的怜悯之心,而救了董祀一命。从此以后,董祀感念妻子的恩德,在感情上作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开始对蔡姬重新评估,夫妻双双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居在景秀丽,林木繁茂的山麓。若干年以后,曹狩猎经过这里,还曾经前去探视。

张浪下了决心,要把这位才华横溢又命运坎坷的女子收为家中。照史书记载姬现在约1617岁左右出生,刚好是花样年华。只是不知道现在她是否嫁给卫仲道,还是在卫仲道光荣后已回到娘家。

脸上假装深思,然后有些为难道:“那就打扰大人了。”

蔡邕全然不知自己引狼如室,如果他知道张浪现在所想的,不知会做何事情。

杨蓉看着张浪眼里闪起兴奋的眼色,心中也有些纳闷,不过一时间也想不明白。

这时候,边上的那个将军又进言道:“大人,天色已晚,后面百官已跟了上来,刚才派人来问为什么大人不往前走。”

蔡邕正老怀大开,连声道:“好好,我们上路。”

张浪待蔡邕转身入马车之际,对杨蓉做了个v的手式,做个鬼脸开心的笑了起来。

杨蓉明显感觉张浪好像奸计得逞一样,笑的这么恐怖。虽隐隐感觉不妥,偏一时间不知道关键在哪。

也只能闷在心里随着大队缓缓前进。

路上张浪才知道自己和杨蓉逃难时所经过的连绵群山,正是有名的嵩山。而大部军前进下一个站点是宜阳。

路上张浪一时寻机蔡姬到底的如何,可惜一直没有看到她露面。不由心生遗憾。

不知觉间,张浪杨蓉和蔡邕已十分的熟络。

这一日夜晚,三人在蔡邕营帐中大谈琴道。杨蓉侃侃而谈,把21世纪精辟见解纷纷拿了出来,让蔡邕大为受用。而张浪只能哑吧吃黄莲,在那里傻呆呆听所谓的琴道。

这时候蔡邕心有感触道:“前日闻伉俪一曲霸王别姬,令众人无不动色,后来小女还专门问老夫是何人所为。大有一觅知音之意。”

张浪大喜过望本来自己还以为蔡姬可能已不在队中,嫁给卫中道了呢。自己也不好开口问人家的女儿如何如何。

蔡邕接着道:“连日来行军,想来大家十分疲劳,不若趁今夜景色迷人,我等对酒当歌,以琴会友。”

见张浪杨蓉无异,蔡邕大喜,令士兵在营帐摆好酒桌,这才请二人出席入坐。

皓月当空,繁星点点,夜轻拂,顠扬着酒味,加上不时传来军马嘶杂声,别有一番味。

酒至三巡,蔡邕意犹未意一边举杯痛饮,一边感叹道:“老夫一先坎坷,灵帝时曾召任郎中,校书于东观,迁议郎。后因弹劫宦官,遭诬陷,流放朔方。遇赦后,不敢归里,亡命江湖,隐居吴地十余载,后董大人厚爱,一月三迁吾官,为侍御史,拜左中郎将,相待甚厚。”

张浪默默点头,这些事情自己也从史书上了解不少。也是心里清楚为什么今晚他有这么多的感慨,所谓知音难求吧。

张浪看着蔡邕有些伤感的神色,怕他酒多伤身,寻思道:“今晚我们聊的这么投机,不若我夫妇在弹奏一曲吧。”

蔡邕脸色大悦道:“前日听君一曲,老夫已佩服万分,今日老夫又有耳福了。”

急令士兵去拿焦尾琴来,一边道:“贤伉俪琴技空前绝后,必是我大汉头位琴师。”

张浪心里暗笑,虽然自己不懂琴,可是杨蓉上次弹的时候,明显感觉有几句都走调了,可这无心之失,蔡邕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风流三国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