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大明之第一厂公 > 第826章 招募

第826章 招募(1/2)

上一章大明之第一厂公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叮咚。

“系统任务,在一个自然年中,研制出第一台蒸汽机,同时,建造第一条铁路。”

听到系统的提示声,唐峰都有些恍惚。

自从上次完成系统任务后,他有多久的时间,没有接到过系统任务了啊。

看着这个新的系统任务,唐峰又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既然是系统任务,那肯定是要去完成的,想来,这个许久才出现的任务,给予的奖励,一定不会少了。

不过,就目前来说,只靠着大明本土的力量,想要完成这个任务,那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要知道,最早的有关于蒸汽机的理论,也要等到十年以后,也就是把1632年左右,某个欧洲人最先提出来。

可是,完整的蒸汽机理论,以及将这些理论付诸实际,打造出真正意义上的蒸汽机,却还要等个几十年。

约1679年法国物理学家丹尼斯·巴本在观察蒸汽逃离他的高压锅后制造了第一台蒸汽机的工作模型。同时代的萨缪尔·莫兰也提出了蒸汽机。

1698年托马斯·塞维利和1712年托马斯·纽科门制造了早期的工业蒸汽机,他们对蒸汽机的发展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1807年罗伯特·富尔顿第一个成功地用蒸汽机来驱动轮船。

瓦特运用科学理论,逐渐发现了这种蒸汽机的毛病所在,从1765年到1790年,他进行了一系列发明,比如分离式冷凝器、汽缸外设置绝热层、用油润滑活塞、行星式齿轮、平行运动连杆机构、离心式调速器、节气阀、压力计等等,使蒸汽机的效率提高到原来纽科门机的3倍多,最终发明出工业用蒸汽机。

也就是说,哪怕是最早的蒸汽机研究,也需要再等个五十年,方才能够被制造出来。

这还是说在欧洲,就华夏的物理知识,若是没有外力的引导,想要制造出蒸汽机来,怕是要等个一百年了。

更何况,系统可是说了,还要同时建造出第一条铁路了。

也就是说,不仅要研制蒸汽机,而且,这研制出的蒸汽机,还必须要用到蒸汽火车上面。

蒸汽机小型化,工业化,是这次完成系统任务的关键所在。

这个时代里的土著人,肯定是靠不上了,想要研究蒸汽机,只能另想办法。

从哪里想办法呢?肯定就是系统了。

虽然说,系统的限制下,能够招募到的,除了本时代的东西方人类外,便是当下到未来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这段时间内的华夏人。

但是,在十九世纪初期,也就是清朝末年,华夏大陆上,也是出现了不少的若人才的,其中,便不乏一些物理学家。

想到这里,唐峰便坐不住了,他直接进入了工学院,到了自己那套单独的宅子里面。

打开系统,进入其中的招募菜单。

系统升级后,各个菜单,都进行了一次细致的划分,就像是这招募菜单里面,各类人物的招募,也划分的非常清晰。

军事类的,政治类的,经济类的,科研类的,医药类的。

搜寻一番,最后,唐峰的目光落在科研类的招募上面,在这里,有着数百个的选择。

这些,都是整个清朝到北洋,华夏出现过的所有科学研究方面的人才。

在这里面,不光有着物理数学化学方面的人才,就连冯如詹天佑这类航空铁路建设人才也涵盖了。

因为每一个人的下面,都有着详细的简介,倒是省去了唐峰许多的麻烦。

否则的话,就他肚子里面的那点墨水,还真就不知道,这些人里面,到底有哪几个,能够研究蒸汽机。

邹伯奇(1819年8月5日-1869年),广东南海县大沥镇泌冲人,幼名汝昌,字一鹗,又字特夫、征君,清代物理学家、学者、近代科学先驱。

邹伯奇17岁的时候开始研究光学,到了1844年制成照相机,邹伯奇也因而被世人称为华夏照相机之父,他还制造过望远镜、显微镜、七政仪等,同时又是近代墨学研究第一人。

这个,是个不错的人才,招募价格,也就一千五百点声望值。

华蘅芳(1833-1902年),字若汀,清末数学家﹑科学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江苏无锡县荡口镇(今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鹅湖镇)人,出生于世宦门第,少年时酷爱数学,遍览当时的各种数学书籍,青年时游学上海,与著名数学家李善兰交往,李氏向他推荐西方的代数学和微积分。

1861年为曾国藩擢用,和同乡好友徐寿(字雪村)一同到安庆的军械所,绘制机械图并造出中国最早的轮船黄鹄号,他曾三次被奏保举,受到洋务派器重,一生与洋务运动关系密切,成为这个时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大明之第一厂公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