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言情小说 > 废后重生:权倾六宫 > 114.第114章 问话

114.第114章 问话(1/2)

上一章废后重生:权倾六宫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邹充仪立即猜了个七七八八,却故意问:“可是圣人又没让她进去?”

余姑姑叹道:“有这么简单就好了。是太后。圣人撤了对寿宁的禁令,她还矜持了几日,直到今日卯时才穿着整整齐齐的朝服来长庆殿给太后请安。太后从窗口一看她的行头,就有点压不住火,但终究担心她几个月前那场大病,就没说什么。谁知寿宁请了安,不过说了几句闲话,就扯到了上回的事情上,仔仔细细说了来龙去脉,言下之意,她只是为了维护纲常,最后还请太后给她和福宁讨个公道。

“太后忍着气,问她究竟是在跟你别扭什么,问是不是之前你哪里得罪过她。寿宁说不出来,半天才嘴硬,说就是为了维护大唐公主的尊严云云。太后一听她对着自家的阿娘还连句实话都没有,一怒之下掀了案子,让人把她赶出了长庆殿。结果,这小冤家不仅不走,还直挺挺地跪在长庆殿门口,要求太后直言她到底哪里做错了!”

邹充仪忍不住皱了皱眉头:“公主这是被什么人说了什么话吧?不然何至于这样执拗?”

余姑姑摇摇头,叹气道:“谁知道?她出生不到一个月,太后就由淑妃被直接册为皇后,可以说,她才是正正经经第一个当朝的嫡公主,从小就金尊玉贵、唯我独尊。结果在太后身边呆到七岁,有一回闯祸,把先帝御书房的一副画给点了,先帝眼睁睁看着一幅阎立本的真迹烧成了灰,气得揍了寿宁的小屁股一巴掌,谁知她转眼就把库里的另一幅阎立本的画也点了,还特意拿了灰去给先帝看。先帝觉得这样下去不行,才特意请了一位德才兼备的国公夫人进宫教导她礼仪规矩,这才学了三从四德。”

余姑姑说到这里,忍不住扶住额头,续道:“谁知这位夫人太过迂腐,待得公主十二岁时,忽然有一天,在宫里一本正经地指责太后除了丽妃不让先帝近别人的身,乃是妒忌。先帝大惊,忙令那位国公夫人不必再来。但这样的性子已经养成,太后虽说好好又宠了三年,还是没扳回来多少。万般无奈之下,才干脆将她嫁给了房家的大郎,是想着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必不至于嫌弃了寿宁。谁知道,这房大郎太绵软,所有的事情都由寿宁拿主意,这就越发孤介自负起来……”

邹充仪却听出了不妥,不禁插言问道:“公主一直跟着太后长大,太后那样高明的人,言传身教,公主如何会这样执拗呢?”

余姑姑迟疑片刻,方道:“太后那时——心不在公主身上……”叹口气,索性一股脑全抖落了出来:“太后前头生了宝王和先太子,然宝王跋扈,娇惯得不成样子,太后心中虽然愧疚,却也无奈;先太子却一直由先帝带在身边亲自教导,说是怕长于深宫妇人之手,少了男子的锐气。太后本就不服这话,何况两个儿子都不顺自己的心意,也觉孤单,所以自英王出世,就由我亲手抱大,太后亲自启蒙、训育。

“公主降生时,正赶上英王开始上四书,太后觉得太傅讲得有些深了,又因为顾着太子,所以不肯让慢下来,自己便****给英王再讲一遍,这样一来,放在公主身上的时间自然少了许多。这养育子女,一旦在哪个身上开始投入,就会停不下来,另一个也就会多多少少忽略一些。是以公主虽然跟着太后长大,太后却真正教的不多。

“英王小时候淘气,婢子也多关注他一些。寿宁虽然后来也特别淘气,但那时婢子年岁大些了,又带过了英王,自然懂得怎样应付,难免就没那么急切暴躁,恐怕公主反而认为婢子是不在意她才不着急的罢……”

余姑姑越说声音越低,神色也越伤感。

桑九见状,看一眼邹充仪,见她正使眼色,连忙陪笑着推推余姑姑:“师父,睡着啦?”

余姑姑一惊,忙振奋一下精神,笑道:“看我,说着说着走题了!”接着道:“就是你说的那话,太后看寿宁这样执拗,大发雷霆,指着我的鼻子让我出去替她问话。我当时还想着寿宁多要面子的人,太后不好这样对她,还想劝。却引得太后气得差点犯了心口疼的旧病。我吓得赶紧答应了去问,太后还不肯轻放,直瞪瞪地告诉我要把该问的都问了。

“我们前几日恰好说过这个事情,我看太后的眼神,就知道她想把那些话一一都问个明白,无奈之下,也只好去问了。”

余姑姑说到这里,忍不住也低下头去拿着手帕拭泪:“我走出去,寿宁那样纤弱的身子,就那么硬生生地跪在青石板上,如今又穿得少,怕是膝盖早就磨得疼了。我看着,又不忍心问,又想赶紧问完好让她起身,都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办才好。”

邹充仪和桑九都知道余姑姑对当时的场景肯定伤心透了,都不敢催,静静地等余姑姑自己缓过神来。

&em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废后重生:权倾六宫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