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历史小说 > 错穿三国 > 第223章 兵不厌诈

第223章 兵不厌诈(1/2)

上一章错穿三国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当初,关羽见曹仁将曹军集结在低洼的开阔之地,便临时起意招募大量的工匠赶造一批大船。

这让本来就已经吃紧的后勤供应更是雪上加霜。

糜芳、士仁之前一直自恃也是刘备的亲信,而关羽为人素来骄傲,因此,这上下级之间常有扯皮,并不是象外界所传的那样和谐,一团和气。

这一次,关羽没有让他们二人参战,而是让他们驻守原地,并负责粮草供应,二人就觉得吃了很大的亏。向来军功都是在战场上一刀一枪的杀出来滴,关羽凭着一句“军令如山”就生生的剥夺了他们攻城掠地、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糜芳二人怎么能心甘?只不过是念在刘备的面上,生生的吞下这一口恶气罢了。

谁知,关羽一句商量都没有,就招募了那么多的工匠造船。糜芳二人对关羽此举是看不懂,也理解不了——又不是水军作战,造哪门子船嘛。莫明其妙!他们俩好歹也是荆洲的一方郡守,却连半句解释都没有,窝火!

但是,他们俩发现本来粮草就紧张,一下子凭空添了那么多的嘴巴吃饭,鸭梨剧增。才三郡之地,又不是粮食主产区,两人想尽办法筹粮,也只能力保前线磕磕巴巴的不断粮而已。至于其它军用物资的供应更是跟不上,不是延误就是不够数。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这关节上,糜芳手里的一个军用仓库不小心起了火。里面那些正准备送去前线的军用物资全部付之一炬。

东西全没了,糜芳战战兢兢的给关羽写信解释。

感觉被后勤拖了后腿,关羽很生气,派了一个亲卫过去当面狠狠的斥责他们作事不力。

糜芳二人为了粮草之事费尽心机,到头来还要被一个无军阶的小军士恶言斥责,又羞又恼,不免发了一些牢骚和怨言。

其实也就是一些气头上的话。却被有心者添油加醋的传到了关羽的那里。

关羽怒不可揭,当时就气得拍桌子瞪眼。在接下来的前线军事会议上,当着众将领的面。他直言道:“糜芳、士仁之流不用心办事,一天到晚只知道说怪话、挑拨军心。差点误了我等之大事。我得胜班师之日,就是狠狠收拾此二子之时。”

自古以来,挑拨军心都是当斩的死罪!众将听了。无不侧目。

这话自然很快就传到了糜芳二人的耳朵里。他们是既愤怒,又害怕。两人书信商量之后,决定先下手为强,立刻各自写了自辩信去刘备那儿越级告状。

不过,他们的信刚刚送出。那个传说已经病入膏肓的吕蒙带着一支上万人的东吴部队象是从头而降,将公安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驻守公安的士仁顿时慌了手脚,连忙关闭城门严防死守。

吕蒙围而不攻,派了一名叫虞翻能说会道之人去说降。

士仁连面都不让见。

虞翻只好一而再、再而三的给他写劝降信。在信中,他竭尽所能的扩大关羽的傲漫,并一针见血的指出,关羽带兵出征,他奉命驻守公安,却让东吴的部队在荆洲地面上出入自如。刘备是信任关羽多些,还是信任他士仁多些?一旦刘备秋后算帐。这笔帐会记到谁的头上?他又有几个脑袋够刘备砍的?

士仁被吓住了,心里不免有些动摇。

一天半夜,城外传来一阵凄厉的惨呼:“士将军,请为我们将军报仇!”

“士将军,江陵失守!”

……

士仁慌忙披上铠甲,登上城楼。只见十来个身着荆洲黑甲的军士陷在东吴将士堆里。他们被上千东吴将士团团围住,身上的铠甲早已零落不堪。一个个多处受伤,跟血人无二。

见士仁率亲卫出现在城楼之上,十来人一面奋力向城楼方向靠近,一边扯着嗓子嘶喊:“士将军。江陵失守!”

“士将军,报仇哇!”

可是,东吴将士们的刀斧瞬间全压了上来。士仁还来不急下令放箭,十余人已经全部被撂下马来。一拥而上的东吴将士们刀斧齐下。几声刺耳的惨呼过后。士仁看到的是一片血肉横飞。十余人被当着他的面剁成了肉酱。

肠胃里一阵翻滚,士仁扶着墙垛俯下身来哇的大吐。身旁的亲卫连忙过来扶住他。

士仁一把推开他,踉踉跄跄的跑下城楼,把自己关进了书房内。

“江陵失守了!子方(糜芳的字)牺牲了!”他木木的望着昏暗的油灯碎碎念叨着,“怪不得吕蒙只围不攻,一点儿也不着急。原来他只是想困住我。让我无法出兵支援江陵。江陵失守,这偌大的南郡,我一人怎么能守得住?”

第二天,虞翻的劝降信又到了。这一次,他没有再苦口婆心的劝他。雪白的薄锦上只写了一句话:念在满城无辜老少的份上,将军投降吧。

放下锦帛,士仁独自走上了公安街头。已经被吕蒙围困了近半月,城内绝大多数的商铺均关了门。空荡荡的街道上鲜有路人行走。一阵秋风吹过,扬起一道尘土。

他不禁打了一个冷战,卷紧身上的披风。今年秋天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冷。说不定,冬天会下大雪。都说瑞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错穿三国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