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历史小说 > 错穿三国 > 第六十四章 硕叔

第六十四章 硕叔(1/3)

上一章错穿三国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由于是枯水季节,长江水位比较低,后来这船又碰到一系列的暗礁浅滩。纤夫们的身影和沉闷的号子声时有出现。慢慢的,众人都习以为常了。再加上天气越来越冷,除非碰到很暖和的太阳天,大家都选择了窝在船舱内,懒得上甲板活动。

唯有诸葛亮依旧会爬上甲板看纤夫们拉纤。他如松一般挺立在船头,一手负后,一手慢摇羽扇,目光沉重且幽远。

坐长途船的日子是很无聊的。晴天还好点,早上可以看云蒸霞蔚的群山,晚上可以穿得厚厚的吹着小西北风数星星。可是看来看去,除了山、树、水,还是山、树、水,连猴子都难得看到一只。看得多了,新奇劲一过,审美疲劳便产生了。要是碰到雨天,只能全挤在狭小的船舱内大眼瞪小眼的没话找话说。日子越发的过得苦闷了。

向小崔打听一下行程,居然还只走了不到三分之一,黄硕倒吸了一口凉气。当即决定就地取材,给大家找点新乐子。否则一个个都闷得要发霉了。

围着船转了一大圈后,黄硕找到了几根细细的长木棍,众目睽睽之下,把这些小木棍变成一大堆了大小一样的小长方块。还神神秘秘的发动大家齐动手,打这些小方块打磨得滑溜溜的。最后,她在长方块上写啊画的净折腾。

黄夫人实在忍不住了,捡起其中一块,居然画得是一个大胡饼:“阿丑,这是干嘛呢?”聪聪明明的女儿该不是被闷坏了吧,整整一天都在忙乎着这些小木块。

“来来来,我教大家打麻将!”终于完工了,黄硕兴高采烈吆喝着。

大家的注意力果然被吸引过来了。

拉上黄老爹夫妇和陈菁,围着一张四四方方的几案一人一边坐了下来,黄硕边说边示范,手把手的传授着后世的旅行麻将。

都是聪明人,一圈下来。规则就全熟了;两圈不到,黄硕这个师父就被掠到了一边。晕死,那三人左一个碰碰胡,右一个清一色。轮流和牌,和得黄硕找不到北。还好是不玩钱滴,否则她连内裤都要输掉了。到了吃晚饭之后,她上桌的资格便被取消了。原因是:她出牌太慢,又根本不和。白白的浪费一个位置。唉,这些家伙的学习能力实在是超强。

七个人一副麻将,竞争确实很大。黄硕这只好老老实实的闪到一边去,郁闷的抱着宝宝去小窗子边欣赏风景。

谁知,宝宝还不干了呢,死命的抓着一只“幺鸡”不放手。好说歹说,最后是黄夫人褪了手上的一只纯金镯子才换下了这只“幺鸡”。乖乖,足足有一两多重啊。这是黄硕有生以来见过的最值钱的麻将牌。

有了麻将,日子便过得飞快。碰到好天气,大家还把几案抬到甲板上去打。那些不当值的船公中有一两个胆大的。缩手缩脚的围上来看牌,一回生,二回熟,居然就这么学会了。

等下船的时候,这船上几乎人人都会搓麻将了。结算工资的时,那船老大扭捏了半天,问黄老爹:“请问老先生,这麻将价值几何?”

也就是一个玩物罢了,黄老爹大手一挥就将麻将送给了他。船老大喜出望外,比白得了一两银子还开心。

黄夫人的嘴噘得都能挂油壶了。

黄硕连忙很狗腿的说:“娘。这木头做的麻将手感很不好。赶明儿,我请个玉匠给您刻副玉石的,那玩得才舒服呢。”没办法,这往后还指望着她带宝宝呢。

黄夫人这才咧嘴笑了。

换了马车。换滑杆,山道越走越窄,路边的林子也越来越密。赶了整整三天的路,终于,小崔同学站在山尖上指着脚下的山洼子里说:“到了。”

大家顺着他的手指往下看,怔住了。好眼熟呢!在哪儿见过呢?

小弟忍不住惊叹:“老天。这布局和我们隆中的家几乎一模一样啊。”除了没有茅草木屋,全是青砖瓦房外,什么主院,小套院,以及外围的那个大竹阵一一俱全。简直就是草庐的翻版。

崔州平一点儿也不觉得侵犯了猪哥的知识产权,摸着后脑勺笑道:“我和陈叔商量过了,既然是隐居,那么就要避开人烟,住进山里来。这里很清净的,一般人找不到。还有,草庐的布局挺合理的,所以,我就全照搬了过来。嘿嘿,还真的很好用呢,完全不用请护院。”又对诸葛亮说,“只是那个竹阵,我还是很多地方没有参悟透。请孔明兄抽个空帮我仔细改一改。”

超级粉丝啊!诸葛亮很高兴的答应了。

安顿下来后,黄硕第一件事就是去几十里外的小镇上请人为黄夫人做了一副翡翠麻将。从此,老太太每天午饭后就雷打不动的要打一个半时辰的麻将,久而久之,便成了习惯。平常有个小病小痛的,只要一搓麻将就全好了。按黄老爹的话说,这麻将是她的一剂包治百病的良药。

在黄夫人的大力倡导下,来益州不到两个月,新家的丫头婆子们个个都学会了搓麻将。牌技有高低,底下人偷偷的搞了一个排名榜。黄夫人成了永远的雀后。

与此同时,黄硕也得了一个 “诗情画意”(猪哥的原话)的雅号——硕鼠。

这个雅号是怎么来的哩?经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错穿三国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