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8节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11-05-1517:59:51

李宗仁不想搬,也不能搬,但驻徐州的各军政机关都听到了风声,“人心思迁”,甚至长官部也有人巴巴地过来问:我们什么时候走?

问得多了,李宗仁感到必须摆一个样子出来,不然没人能够安心。

他成立了“设营小组”,前往察看两个拟搬迁地点的情况,回来后再向他汇报。

老李听取汇报后,拿一支铅笔,这里划一块,那里涂一块,说是要分配各机关驻地,但是划来涂去,如何分配总是决定不下来。

中国的事情,随便起来可以很随便,认真起来足以没完没了。鸡毛蒜皮这么一搅和,半个月都过去了,还是没搬,而徐州的政府人员却觉得自己一直是处在“搬迁中”,所以并没有怨言。随着战场形势越来越紧张,大家伙忙于筹划军事,搬迁一事也就不了而了之,既没人想起,也无人过问了。

前线虽然危急,但大本营却不能慌乱,在这一点上,李宗仁和唐生智都想到了一块。

每天早上或者午后,老李都要骑上一匹青骢马,到徐州的大街上去溜上一圈,用意就是告诉大伙,少要担心,休要害怕,主帅在此,徐州可安。

“闲庭信步”这一套毕竟都是做给普通军民看的,徐州能不能守住,还得看实力的较量。

在津浦线的三个日方选手中,板垣无疑名气最大。

他虽曾在忻口会战中和陈长捷战了个平手,但随后即托香月的暗中帮忙,仅用一天时间,即从以擅于守城闻名的傅作义手里拿下太原,一时声名大躁,以致日本军界无人不晓板垣和他的“钢军”,俨然已是华北最大牌的日军主力。

忻口会战,板垣师团在血拼中损失不小,尽管马上进行了休整补充,而且以前分拆的部队都返还了建制,然而丧元气的东西不是立刻就能补得过来的,这也为后来的临沂之战埋下了伏笔。

话是这么说,可是举目四顾,能与板垣一较短长的国内战将,仍然渺不可寻。

趁着板垣在青岛跟海军打官司,李宗仁急寻战将——不是一定能与板垣较量,而是只要应付得了场面就行。

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可是五战区别说大将,连牙将偏将都寥寥无几,一眼扫过去,几乎全是磕了巴碜的主。

韩德勤立于帐下,用手朝自己一指:长官叫我?

老李一咧嘴,赶紧转移视线。

五战区部队,韩德勤垫底,所部由江苏保安队改编而成,本来就不是正规军,虽然换了马甲,但也只是门面好看一些而已。

保安队肯定不行,还有没有稍微顺眼一些的。

一旁幕僚提醒:长官您就别横扒竖拉,挑三拣四了,一共就剩下两位,非此即彼。

一位是东北军缪澄流。

东北军战斗力一般,但一般里面还分,于学忠算是一般里面上等的,缪澄流只能排在中下——早在长城抗战时,这位仁兄打仗时那副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就让人目不忍睹了。

老李叹了口气。也许缪澄流会比韩德勤强些,却哪里是板垣的对手。

那就只能用最后一位了。

最后的这位战将,是庞炳勋。

庞炳勋是一员老将,“老”是年纪很老的老。

(1153)

本站7x24小时不间断超速小说更新,请牢记经典址:[拼音第一个字母]手机看小说:【经典小说】,x小说下载请到小说信息页,请点上面的“返回书页”!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