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5节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11-06-2617:19:34

老李这人,好坏都可归结一处:书读得少。

不看那么多书,脑子里就没许多框框,头脑也要清醒得多。什么战略转进,什么胜利突围,这都是读书人想出来的词汇,现在要做的,概括起来就两个字:逃命。

四个字:逃命要紧。

书上说得好,颜面比生命还可贵,可若是连命都没了,要颜面还有什么用呢?

眼下这种处境,就是前面有口狗洞,只要钻过去后能求得生路,那也要弯下腰去钻。管它面子不面子,狼狈不狼狈,能逃得性命就是好汉,而能带十几万人逃出来的,那更是好汉中的好汉。

人生在世,还是得跟《鹿鼎记》里面的韦小宝学,绝不能像他师父那样,清兵的刀都要砍脖子了,还一个劲地在狗洞旁边扭扭捏捏,摆他的帮主谱!

说狗洞还是太难听了,我们说缝隙吧。

既是网,缝隙就到处都是,但不是每个缝隙都好钻,哪个方向都能去。

往北,寺内挥师南下,日军密密麻麻,硬拼是要完蛋的。

往南,畑俊六率部北上,从此突破,后果参照“往北”。

往西,人家封的就是这条道。

往东,难不成跳大海里洗澡?

如果不动动脑,似乎这是个无解的死题目。

所以要动脑。

凌云上蒙城突围的经历,犹如是李宗仁实施徐州突围的一次小型预演。

方向不重要,重要的是得看准,哪里是对方最薄弱的环节,哪里可以将缝隙扯大,以便十几万人都能钻得出去。

蒙城突围的经验表明,最薄弱的地方,往往是日军后方。

凌云上选择的是蒙城东端街口,而李宗仁选择的则是永城。

那里日军刚刚通过,兵力一定薄弱。

选准突破口后,老李即迅速将守军南调,并建立撤退序列。

这是一支要拼尽全力冲出网兜的阵营,其中,汤军团和桂军突前,滇军等部居中,孙连仲断后。

从徐州往永城,中间一北一南,必须有防护走廊,否则通过的人马就得给两侧上来的日军给冲得稀里哗啦了。

支撑这条走廊的,一共是两根柱子,一为萧县,一为宿县。

5月17日,华北方面军已从北面迫近徐州,炮弹不断打入城内,连李宗仁的长官部也数次中弹起火。

城里不能呆了,老李便将长官部迁往城南郊外地下室。

迁来迁去,还在日军炮火**程之内,一个传令兵刚刚走出地下室就挨了炮弹,当场被炸身亡。

郊外也不能住了。

5月18日,午夜,李宗仁率徐州机关人员乘火车南下,准备经宿县前往永城。

才行到一百里路,猛听得前方爆炸声连连,停下来一问,竟然是工兵把铁路桥给炸掉了。

谁让你走得晚,工兵还以为五战区长官部已经撤走了呢。

没奈何,下车步行吧。

在宿县以北有汤军团。

汤军团不得不停下来,因为桂军掉了链子,宿县失守了。

(1231)

本站7x24小时不间断超速小说更新,请牢记经典址:[拼音第一个字母]手机看小说:【经典小说】,x小说下载请到小说信息页,请点上面的“返回书页”!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