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0节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11-10-1418:24:46

在几十年时间里,杨森光通过正规军校,就培养出了不下五万的军官,而他的第20军人数从来没有达到过五万,也就是说储备军官比兵还多。

这就是杨森的部队即使打残后也能迅速重建的原因。因为军官都是现成的,还嫌位子不够安排哩,只要重新再招一些兵,马上就可以把队伍重新拉起来。

至于第20军为什么不会散,那就更容易理解了。杨森对于他的学生官,就如同蒋介石之于黄埔军官,双方既是上下级关系,同时也相当于校长与学生。这些军官的脑子里都只有一个杨森,并且认为跟着杨森,才有前途有奔头,所以第20军的官兵无论新老,始终都肯追随杨森效命疆场。他的部队,别人既插不进来,也摆布不了。

因淞沪会战之功,杨森被任命为第27集团军总司令,但他那个集团军里的部队,大部分都是由薛岳直接指挥的,他能左右的实际仍只有第20军。

第二次长沙会战刚开始时,第九战区里面尽是第74军、第26军这样的大块头,众人站成一排,杨森几乎就是最矮的,薛岳哪里能看得到他。

好了,大块头都趴了下去,该轮到小块头了。

杨森立即指挥第20军衔住撤退日军,大胆进行侧击和尾击。

第20军虽然以学生官为主,但在杨森的亲自示范下,猛人还有不少。

第一猛是军长杨汉域。他不是学生官出身,文化不高,被戏称为“土包子”,可是这个“土包子”记忆力超强,能够一字不差地随口报出全军的任何一个数据。

打起仗来,觉得哪里重要,“土包子”就撂给哪里的军官一句话:打得好我升你的官,打得不好,老子杀你的头。

第二猛是师长夏炯。他有个绰号,叫做“夏马刀”,缘于战时都要带上一把马刀。其实也不算马刀,而是关云长那样的大刀,得几个卫士扛着走。

战场之上,“夏马刀”就在后面挥舞着他的大刀,谁要是敢临阵脱逃,给他看见了横过去就是一刀。

“夏马刀”名气很大。那些连排长有时还借他来压阵,眼看没人敢往日军堆里冲,就会大叫一声:夏马刀来了!

众人听得之后,马上不顾性命地冲将出去,就仿佛那把冷森森的大刀片已经搁在脖子上了。

阿南认为自己已经把第九战区的主力削得差不多了,做梦也想不到斜剌里会突然杀出这么多猛男。

经过杨森的疯狂追击,日军撤退秩序变得混乱异常,其中一个负责掩护的联队几乎被完全击垮,遗落的辎重马匹车辆更是丢得到处都是。

杨森一直追到新墙河才停下来。由于东洋死马很多,川军官兵坐下来就地饱餐,就这样还吃不完,又分给当地民众,好一派“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动人景象。

大家都未料到四川人如此了得,真是人不论大小,马不论高低,金刚虽小,同样能钻瓷器。

薛岳抹了一把额头冷汗。有了这么一个插曲,第二次长沙会战终于又可以算成是“大捷”了,然而他也十分清楚,若没有杨森在关键时候拉上一把,自己的下场可能不会比中条山战役后的卫立煌好上多少。

薛岳当面称赞杨森,并且把守备新墙河的任务交给了他。

这个活本来是第4军的,若放在以前,杨森想也不敢想。他虽然心里乐了花,嘴上却还要假装谦虚两句,薛岳则不由分说:我相信第20军有和第4军一样的防守能力。

杨森走出门去,乐得差点没变成小鸟飞起来,而他即将得到的好处仍没有到结束的时候。

在随后召开的南岳军事会议上,因指挥失误问题,薛岳遭到蒋介石的严厉批评,只有第20军将士得到全体嘉奖,杨森本人则被特授为陆军上将。

(1426)

本站7x24小时不间断超速小说更新,请牢记经典址:[拼音第一个字母]手机看小说:【经典小说】,x小说下载请到小说信息页,请点上面的“返回书页”!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