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节(1/3)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10-05-1709:11:25

他便开始拿“经济合作”来缠宋哲元。

29军高层从“秦土协定”中得到了教训,哪里肯直接应招。见秦德纯一时应付不了,宋哲元就把最擅长此道的萧振瀛推了出来。

对着土肥原,萧振瀛直截了当地揭了“经济合作”的真面目:什么合作,你那明明是侵略嘛,怎么可以办呢?

土肥原没想到对方讲话这么“坦率”,等于见面还没问好,就先扒了他的裤子,脸腾地就红了。

敢“侮辱”我,找死。

土肥原马上拔出枪对准了萧振瀛,想吓吓对方。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文士”模样的萧振瀛竟然也立即拔出枪,丝毫不差地对准了他的脑袋。

萧振瀛表现得比土肥原的气势还要盛,火还要大:想单挑吗,到外面去练,今天不干死你,我就不活了(“汝欲决斗耶,可出室外决,不死不休”)。

土肥原没想到对方会来真的,连你死我活的一套都拿了出来,连忙乖乖地把枪收了起来,同时又换上了一副笑脸:开个玩笑嘛,不要紧张。

再看萧振瀛,脸上也立刻堆满了笑:家伙,我也是跟你开玩笑呢,难道咱们不是好朋友吗?!

接下来的日子里,萧振瀛真的跟土肥原做起了“哥们”,跟他称兄道弟,亲热的不行,甚至还把有自己题款的字画送给土肥原作纪念。

但“友情”归“友情”,到了谈判桌上,一说到实质性的东西,萧振瀛马上就会变脸,没有一点客气的。

土肥原这个老特务也不禁发出感慨:萧振瀛真是“胆大如斗”。

跟萧振瀛这样的人打交道,土肥原的确没有什么脾气。因为对方就跟个弹簧一样,要紧可以紧,要松可以松,既风雨不透,又让你发不得火,找不到空子。

连着两个月,土肥原都未能在宋哲元身上打开缺口,他的“华北工作”也因此无法向前推进半步,一时间大为懊恼。

就像开展竞赛一样,对“宋阎韩商”,日本人一直在拼着命拉,老蒋这边也不敢有丝毫松懈。

如果套用战国策,土肥原用的是连横,而老蒋就只剩下了合纵一条路可走。

他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在日人的挑唆利诱之下,“宋阎韩商”会倚“暴秦”(现在是暴日)之力,联合起来对抗中央,甚至形成当年中原大战时的局面。

那样做的结果,闭着眼睛就能想到:大家一齐完蛋,而日人则坐收渔翁之利。

中原大战时起头的是谁?

自然是阎老西。

要是他再来起这个头,那就不得了。

因此老蒋在“宋阎韩商”这一板块上首选的敲击点,与土肥原不同,他没有直击宋哲元,而是找了阎锡山。

(644)

2010-05-1713:59:44

就在土肥原甩他那“要你命三刀”的时候,名义上是要到南京去开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的蒋介石,却绕了一个大弯,跑太原去了。

到太原自然是为了要见“伯川大哥”。

在中原大战前的“削藩策”中,老蒋的首席军师杨永泰曾告诉他,要对付阎老西,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打政治战,也就是给以政治地位,用封官许愿来笼络住对方。

老蒋这次仍然沿用这种办法,亲口向老阎承诺:如果你能把大伙都撮合到一块,不是带着头反我,而是带着头拥护中央的话,我就让你在北方做大哥,把华北的外交和财政权都交给你。

老阎是个乖巧人,岂有不笑纳之理。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1月1日,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开幕。老蒋昔日的死对头——老阎和老冯都应邀出席了会议,不仅自己来了,他们还联名发电报给两广的陈济棠和李宗仁,让对方也来南京。

阎锡山此举无疑让老蒋大受鼓舞。

能够表现得如此“态度光明,意志坚定”,那就说明老阎再不会搅到“华北自治”那个是非圈里去了(“可断定其决不为日方威胁利诱所能屈也”)。

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但与此同时,国民党内却出了一件令老蒋始料不及的大事。

按照规矩,全会开幕式结束后,有一个中央委员合影的环节。一干人等包括汪精卫在内,都已摆好了ps,就等一个人来,可是在千呼万唤之后,那个最重要的人却始终没有出现。

此人当然就是老蒋。

对没有参加合影,老蒋自己给出的一个解释,是因为他在门口见到了一个日本人,其人鬼头鬼脑,似乎就是候着他来的,这使他一下子起了疑心,便不肯再去拍照留念了。

另一个解释,是说会场秩序混乱让他没了“与众同乐”的雅兴。

老蒋在当天的日记中记述,由于大家都不遵守纪律,交头接耳,以致会场秩序一团糟,他为此很生气(“场所情形纷乱,心更痛戚”)。

国家都这个样子了,你们还这么自由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