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节(1/4)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10-05-2501:13:59

把津冀都交给29军,宋哲元就成了华北绝对的ubr,在“宋阎韩商”中独占鳌头,到时候他如果真要跟中央对着干,是完全有资本的。

不行。

何应钦劝他,现在大敌当前,必须先使内部一致,然后才谈得上对外。现在授大权于宋,实际上也是把华北责任交给了对方,而且萧振瀛也当着面承诺了:既受国恩,当以死报。

用现代语言形容,这就叫责任与义务相匹配。

老蒋甚费思量。

此前中央军在南京附近举行的军事演习,并不完全是演戏给华北巨头和日本人看,借机检验宁沪杭国防工事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两年了,那里搞得怎么样呢。

检验的结果是并不让老蒋满意。

工事是弄得大致有个模样了,可是如果拿长城抗战时的标准来看,还是顶不住日军的炮弹,而且看起来跟我们自己的防御武器还不怎么太匹配。

这时候,原先在蒋唐战争中和老蒋作对的唐生智、蒋百里都已投在他麾下,唐蒋虽不以实际战阵见长,但一个出身保定军校第一期,另一个是保定军校校长,师生二人在宏观战略上都要较当时的一般战将为高。

老蒋请蒋百里帮他制订第一期国防计划,派唐生智去组织演习和继续构筑工事,并让后者注意改进,以免工事到时“分歧不能实用”。至于朱培德,则集中精力抓整军备战。

显然,各方面的军事准备都还欠着火候。此时要是耐不住性子,最大的可能就是前功尽弃。

老蒋叹了口气,终于下定决心:也罢,退而求其次,就照你说的办——商震可以安排他辞职,到河南去,把河北让给宋哲元。

何应钦回来把方案跟萧振瀛一讲,后者一转述,宋哲元也不是个糊涂蛋,知道这已是中央所能作出的最大让步,马上点了头,答应下来。

他让萧振瀛去问一下日本人,这个方案行不行,算不算“自治”成功了。

萧振瀛拿着方案来到天津,问多田骏与土肥原能不能就此收手。

看了方案,土肥原却还不愿意善罢甘休,仍想提出更多苛刻的要求。但这时候他收到了东京发来的训令。

广田告诉他,到这一步已经不错了,政委会就是咱们费尽工夫想要的那个华北自治机构,同时英美都在那里瞪着眼睛看,还是见好就收吧。

想到以后还有的是机会,土肥原这才点了头。

把一切都交托出去,何应钦在华北已无事可做,真正成了一个多余的人。

只能打道回府了。

临行送别的那一天,宋哲元终于出现了,两人见面客套了两句后,彼此就再也无话可说。

事到如今,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一切已尽在不言之中。

(660)

2010-05-2508:57:51

成立政委会的风声一传出来,理所当然地遭到了华北各界舆论的强烈反对,最广为人知的就是爆发了“一二九”运动。一个星期之后,北平又经历了同样规模的示威游行,使得这个半独立政权的“开张之喜”不得不一再延期。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2月18日,政委会正式宣告成立。从此,华北又恢复到了以前地方派系拥兵自守的局面,只是姓张的换成了姓宋的而已。

对于政委会,中日双方有不同的解释。中方始终认为它是自己任命的地方机构,还是属于中央的,最主要的是,当初坚持的保住华北领土主权的最低限度总算是达到了。

但是老蒋仍然忧心忡忡,这种担心甚至超过了张学良主政华北时期。

从表面上看,无论是宋还是张,他们所控制的华北,就实质而言,都是半独立的地方政权,但张学良身负国仇家恨,倒向日本人的可能性基本没有,而且他跟老蒋的亲密程度,也是宋哲元所不能比的。仅此一点,就能让老蒋放心。

这个宋哲元可不一样,那是一个根本拉不住线的风筝。你下命令让他南下,他可以动都不动,“拒绝内调”,且“不肯相商”,到了后来,竟然采取了联日制蒋,通过日本人的力量来向中央要地盘索权力的办法,乃至形成华北唯他一家独大的局面。

成立政委会,让华北“倒退”到部分自治,已是老蒋对日本所能做出的最大让步,或者用黄郛的话来说,是扔给海上之鲨的最大也是最后一块糖包。这是底线,越过这条底线,“和平”就到了“完全绝望时期”,“牺牲”就到了“最后关头”,到那时,不想打也得打了。

一定得在29军高层中找一位可靠之人。

这时候的宋哲元,已经完成了从武人到政客的转型,他要脱下军装,换上长袍马褂。可是打了这么多年仗,实际并没有什么从政的经验和能力,连句见水平的场面话也说不利索。他跟日本人打交道,主要靠的还是秦德纯和萧振瀛。

秦萧二人,又以萧振瀛计高一筹。同时后者因使29军进入北平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