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节(1/2)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10-08-1412:22:22

12点。

秦德纯亲自打电话给宛平县长王冷斋,要他迅速查明并及时处理,以免事端扩大。

王冷斋叫来金振中营长:查,赶快查。

一个兵一个兵查过去,没人开枪,再清点弹药,都在,一枚短少的都没有。

开枪是不可能了,再让警察全城出动,找找有没有那个失踪日兵的影子。

哪里有啊。

王县长连夜亲赴北平报告自查情况。

被日本人折腾了整整2个小时,此时时钟指向2点。

第一次的答复,自然都不会让日方满意。松井一仍蛮横:没什么好说的,不让我们进城搜,我们就把宛平城包围起来。

明明既未主动开枪,也没绑他们人,秦德纯意识到,此次日军来者不善,明火执仗的样子,又要来打劫了。

他拿起电话,通知冯治安、金振中等诸将校,做好应战准备。

秦德纯出身于保定军校,对打仗并不外行。牟田口知道通过观察29军高层的动静来决策,他也派金振中时刻注意丰台日军的行动。

备战的同时,交涉仍须进行。

王冷斋一到,秦德纯即刻派他和“政委会”的其他官员一道,去北平特务机关部和松井“理论”。

事情进行到这里,却突然出现了一个戏剧性的结果:那个该死的日本二等兵又回来了。

原来这厮是因为肚子疼,跑出队伍小解了一下,然后因为天黑,又跑错了方向,与大队人马背道而驰。

其实从“离奇失踪”到返回,不过仅仅是20分钟的事,也就是说,在7月7日晚上11点的时候,清水的“剧本”已经被证明是一个荒唐的“剧本”,绑架之类纯属子虚乌有。

从清水到一木,由于没有电话,中间的沟通当然也有一个过程。可这个过程再长也不会太长,因为一木自己带着一个大队气喘吁吁地跑来了。这是大约7月8日凌晨2点零3分时候的事。

就算传令兵跑得慢,现在你们都见面了,还能再装作不知道“失踪士兵归队”的事吗?

在王冷斋到达特务机关部之前,松井也已经获知了这一消息,真是丧气得很。

对于那个在不该“肚痛”的时候偏偏“肚痛”的日本兵,不光被搞得深更半夜都睡不好觉的中国军警切齿痛恨,就连这些揣着坏心眼的日本人也一样骂其“该死”。

为了帝国利益,你干脆就找个没人角落切腹算了,让别人永远都找不到你,这样我们才好光明正大地进宛平城啊,怎么你又腆着个脸跑出来了呢。

骂归骂,事情却还不能就这么算了。不仅不能算,这里面尚大有文章可做哩。

看到王冷斋进来,松井不得不先交待:刚才我接到一木大队长的电话,说是失踪士兵已经归队了。

中方人员听到此处,大多松了口气。

人既找到,不就什么都结了吗。

可是心里一块石头还没完全落地,松井却已黑下脸,劈头打过来一记杀威棍:宛平的29军向我们开枪,由此产生的责任和后果,应由中方承担。

(802)

2010-08-1609:50:41

跟这些惯于找茬的日本人打交道多了,王冷斋知道他们什么奇谈怪论都说得出来,所以并不感到惊讶。

他转而发问:枪声来自何处?

松井摸了摸脑袋:听说是宛平城东门外。

王冷斋站起来。

我可以告诉你一个事实——城东门外根本就没有中国驻军,由此可以推知,枪,绝不是宛平守军放的。

松井张着嘴,半天没合拢。他本应跟清水、一木统一好口径,说枪声来自宛平城的,但急智向非日人特长,玩抢答往往都很容易弄巧成拙。

本想占点优势的,没想到还被对方率先找到了漏洞,松井颇有骑虎难下之感,只得想办法给自己找个台阶下:你说的这是真的吗,你能保证?

王冷斋胸有成竹:完全可以保证。

我已经下令对宛平守军进行彻底检查,所有官兵的子弹都查过了,一发都不少。

那么问题来了,这第一枪是谁放的呢,显然不是我军,而是日军。

松井一愣的当口,王冷斋又奉送他一句: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

你们自己开的枪,还倒打一靶,真是可笑。

松井气坏了。本以为可以震住对方,没想到一个“第一枪”之辩就偷鸡不着蚀把米,首先把自己给装到筐里面去了。

现在唯一称得上重磅炸弹的,就只剩下了“失踪之谜”。

松井一本正经地说:还是请王专员说说士兵失踪的经过吧,他是怎么失踪的,究竟是被什么人掠去的。

这个问题就像是从面团中硬生生拉出来的。

王冷斋简直啼笑皆非:你们士兵失踪,又不是我扣留的,我怎么会知道?你们自己去问他一下,不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