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节(1/3)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10-12-0409:08:32

由于战事越来越紧张,陈纳德的方案大刀阔斧。

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意大利那帮烂人换掉。

陈纳德要用美国方式来严格训练飞行员。

“空中魔术师”会的花活比较多,时间紧迫,就学最实用最重要的吧,你们除了不能自己从空中莫名其妙地掉下来以外,还得学会搏击。

对,空中搏击,才是“陈氏空战理论”的精髓所在。

传统理论认为,战斗机截击不了轰炸机。

陈纳德则分析说,这是墨守成规的结果,人家轰炸机早就来了,你们还在那里排队,等待司令部发令,等到你们编好队形,准备出击的时候,对方早就完成任务,吹着口哨走了。

如此,焉能不败。

其实很简单,对于战斗机来说,你等什么等,第一时间飞上去干它们不就得了。

战斗机要截击轰炸机,除了要打破常规,抢先出击外,还得靠三件法宝。

第一件是情报,这就要用到陈纳德的另一个新理论:预警网络。

所谓预警网络,并不需要什么高科技,连黑客都不用,只要雇两个人,拿着望远镜在高处了望,一旦看到远处有轰炸机出没,立即通过播音机告知机场,这样可以为战斗机出击提供更多的准备时间。

别看这招简单,在雷达还没有普遍运用之前,却非常实用。在陈纳德之前,也从没有人想到,或予以重视。

第二件很特殊,叫做胆大吓胆小。

真正空战的时候,一般人都主张飞机集中,组成编队作战,陈纳德却主张分散,单打独斗,而且要通过玩一些“魔术”,比如打几个旋,或者一下子飞到敌机上方,来吓住对方。

这种理论看上去似乎有些荒诞不经,却是陈纳德从多年实践中摸索出来,并按照中国空军的特点所作出的总结。

空战,不光是技术战,也是精神战。

在两机随时可能相撞的情况下,如果能让对方晕头转向,这时候技术也得靠边站。

给陈纳德的时间实在太短了,他不可能再让飞行员们压韧带,扎马步。

得,还是跟我学几招“魔术”吧,易学易用,有这三板斧足以吓唬住鬼子。

第三件,当然是飞机。

战斗机性能不好,情报再及时,“魔术”再逼真,可能还是干不过人家。

那些意大利烂飞机肯定是不行的。陈纳德选择的是美国霍克(分三型和二型两种)以及雪腊克,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些机型成了中国空军最犀利的作战武器。

快点买,趁还来得及,能买多少是多少吧。

到“八一三”淞沪会战前,中国能用于空战的飞机终于从91架上升到了223架(一说为314架)。

当时我们还分别向英法定购了36架飞机。可是在淞沪会战爆发后,日本很快封锁了海岸线。英法一看不妙,竟然又先后取消了购买协约。

别说英法,到了1937年10月,连一向依赖甚深的德国都屈从于日本的压力,不再肯卖武器给中国了。

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得指靠着这两百多架飞机过活了。

(916)

2010-12-0419:52:22

早在实施长江封锁计划时,由于黄浚泄密,未能达到扣押日舰和船只的既定目标,后者惊慌失措,如同漏网之鱼,拼着命往东跑。

陆军下不了嘴,海军来不及堵,老蒋便想到了空军。

此时空军第五大队已来到上海周边。

老蒋一个电话打过去,告诉大队长丁纪徐,要他们于拂晓前追击,找到后全部予以击沉,但是如果日舰已经停在了黄埔江,那就不准再炸了。

丁纪徐随即派24队中队长刘粹刚出马,一同出阵的共有18架霍克三式。

但是刘粹刚等人的运气不佳,等他们越过江阴要塞,沿江搜索时,发现日舰溜得贼快,都已经无影无踪了。

可我们也不能白来一趟啊,起码得给报销车旅费吧。

不行,再找,哪怕是掉地上的一根针,也得把它给捡起来。

运气,刘粹刚突然发现在吴淞口那里停着一艘日本驱逐舰。这不还没进黄埔江吗,揍它。

刘粹刚一声令下,飞机改变队形,大家排队,轮流向下垂直投弹。

第一架没投中,可是一点不用感到遗憾,因为我们还有17架霍克呢,每架上面都带有一枚五百磅的炸弹。

不管你怎么挑来拣去,总有一枚属于你。

第二枚正中日舰尾部,利市一开,下面就好看了,你来我往,好好的一座驱逐舰被炸得惨不忍睹,一点点地沉到江里面去了。

在这之前,从甲午海战到中苏三江口水战,沉的可都是我们中国的船,能看着鬼子船一直沉下去,那心里实在是爽。

可是太爽了,也容易出毛病。

就在8月14日这一天,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