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节(1/2)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11-01-3108:59:40

南口和大同的失陷,对老蒋震动不小。

千怕万怕,就怕日本人看到并照搬那张“元军南下图”,如今,看没看到不知道,可蒙疆兵团的进攻路线却几乎如出一辙,与“元军”有惊人的一致:先攻南口,再入山西。

如果山西攻下来,不管是绕“汉中”(陕南)取“西川”(成都),还是渡过黄河直接威胁武汉,都是棋局上致命的杀着。

“扩大沪战”已吸引了日军的大量兵力,但还不够,山西必须自己就得挺住,至少挺一段时间,否则,“由北至南”还是变不了“由东到西”。

山西不归老蒋直辖,那是阎老西的地盘,所以一定得找个能说会道的去给后者敲敲边鼓。

找到的这个人是黄绍竑。

黄绍竑此前正在湖北省当省主席,老蒋把他召过来,授之以刚成立的军委会作战部部长一职,

在原有桂系三巨头中,李宗仁有主将之才,白崇禧在参谋上则颇有高见,与前两位相比较,黄绍竑也能打仗,但他更突出的特长却不是战,而是政略,这在长城抗战时就表现出来了。

政略政略,政治谋略,干的都是饭桌上的活。老蒋给他戴一顶作战部部长的帽子,起先也不是让他去指挥打仗,而是要其负责四处联络奔走,“出场跑跑腿”。

大同丢失,山西危急,黄绍竑奉命到阎老西那里去察看动静。

大同是9月13日丢掉的,一个星期后,也就是9月20日,黄绍竑到达太原。

这时候他才知道,原来老阎不在太原,已经上前线了。

前线者,雁门关是也。

雁门关离日军占领的大同不到三百里,算是最前沿阵地了,可知军情之紧迫。

黄绍竑又急忙赶到雁门关,并见到了阎锡山。

其实,现在的老阎已不需要老蒋在后面多么使劲地敲打,他自己就心急火燎了。

早在平津沦陷之后,山西君臣就开始合计了,要是鬼子也打过来,该怎么办。

老谋士赵戴文进言,说的却是早年前的“九一八”。

想当年,张学良就是棋错一着,那沈阳“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东北军“兵甲也非不坚利也”,结果这位老兄却犹犹豫豫,迟迟舍不得拿主力出去和日本人拼,最后把家底都给弄光了。

大家都看到了,不用说无枝可栖的东北军,就说那些流亡到关内的东北学生吧,多可怜。

赵谋士的话弦外有音,山西城也高,池也深,还有自己的兵工厂,可不能走错一步。

老阎听得频频点头,山西一定要起而抗战,不能再犹豫。

按照民国历史学者黎东方先生的分析,家国理念既是中国人的缺点,也是优点所在,只看如何发挥。

我们很早就知道百善孝为先,先有对家的孝,然后有日后对国的忠,但自古及今,这个东方国度又实在太大,很多人对国家没有什么完整概念,他到老到死,知道和关心的还只是自家的一亩三分地。

到了民国,所谓国家统一,至多也只是形式上的统一,实际仍是四分五裂,这一问题就显得更为严重。

汪精卫说过,中国实际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国防”,只有“省防”,或者是“数省联防”。不过话又说回来,“省防”也罢,“数省联防”也好,只要真正“防”了,有时爆发出的防卫力量也是惊人的。

无它,因为人们的认识又缩小了,缩小到自己的家了,“国”或者没有概念,“家”却一定要保。

蒋百里因此认为,地方抗战,亦是阻击日军入侵的一道重要屏障。

到淞沪会战爆发,老蒋移师上海,重兵来不了北方,阎锡山被任命为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山西真的成了地方抗战的一座桥头堡。

(1017)

2011-01-3120:35:40

对老阎来说,南口被攻陷后,当务之急就是死守大同,所以特地同傅作义商量,准备组织大同会战。

按照阎傅二人的设想,是要在大同这里做一个大口袋,由晋军大将李服膺担当“诱饵”,把蒙疆兵团引入这个口袋之后,再由傅作义从外面把袋子扎起来,大家随后拎着棍子一齐上,嘁哩喀喳,准保能把东条的几根骨头都打得零零碎。

倘若大同会战组织成功,阎傅必将继当年的绥远抗战后再次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然而,你就是把“七七事变”后的会战全部翻个底朝天,还是找不到“大同会战”在哪里。

不奇怪,因为这个传说中的会战根本就没能搞得起来,袋子还没扎,袋底先就破了。

“袋底”在大同东北的天镇,由李服膺据守,可是仅仅六天之后,他就不支撤军了。

时人评论,在晋军将领中,李服膺长于“外交”,喜欢拉关系,走门路,可却“短于军事”,练兵重表面,作战讲私情,别说什么指挥艺术,就他自己的61军里面,中级以下的官兵大多不认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