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节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10-03-0309:18:07

板垣做了个计划,上交军部——做计划跟报送研究课题一样,可以解决经费问题。

军部批下来了:相信你,一定行。

有了经费,板垣就忙开了。天津卫住的那几个大腕,像老蒋提到的段祺瑞、吴佩孚这些人,能找的都去找了,邀饭局,说好话,亮票子,无所不用其极。

结果令人难以置信,任他使尽浑身解数,这些人里面没一个肯上钩的。

有的是突然身体欠佳,怎么敲他门也不肯开。有的当着板垣的面倒是客客气气,也答应可以考虑考虑,但考虑来考虑去,就无限期地这么“考”下去了。

可怜板垣要来了经费,却捧着一大堆钱和官帽送不出去,把他给急的。

不可能啊,以前我给他们当顾问的时候,比这少得多的钱,小得多的帽子,还不是看见他们两眼直放绿光,什么要求和条件都可以答应。如今这是怎么了?

要说板垣、土肥原这些所谓的“中国通”,“通”来“通”去,其实也就是“通”了几句附庸风雅的中国话和几张中国地图而已。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岂是他们这些一脑子门功利思想的小痞子能真正“通”的了的。

吴佩孚这些人,虽然受的教育有多有少,别人对他们的评价也有褒有贬,但在他们身上,都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挥之不去的影子。

张鸣先生在《历史的底稿》中曾用相当的篇幅,指出过包括私塾教育在内的传统教育对中国人思想行为的积极影响。对老先生的这一看法,我深以为然。事实上,国人的耻感文化很大程度上都来源于这种教育。像吴佩孚这些“老北洋”(也包括已被老蒋接回南方的段祺瑞),不管他们在国内怎么争得你死我活,脑子里都有一个思想根深蒂固,那就是如果想在社会上做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就不能做汉奸。

拿吴佩孚来说,其人向来是以关云长、岳鹏举自命的。人家在江湖上混,打的就是这招牌,这是他最起码的人生底线。试问,义薄云天的关羽可能真的投降曹操吗,还我河山的岳飞会去给金兵拎鞋提包吗,想都不用想的事。

听到这里,何应钦和黄绍竑对视一眼,彼此都松了口气。

一场虚惊嘛。

只不过——

老蒋话锋一转,就像善于在关键环节吊人胃口的说书人一样,又提到了一个人,他叫张敬尧。

说起这个张敬尧,那也是民国年间地地道道的一个名人,不过是一个做坏事做出名的人。

在青年**的早期文稿中,有一篇很有名的檄文,这就是《驱张敬尧电》。

**落笔时三十岁不到,正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年纪,文章也写得煞是漂亮。在这篇电文中,被他“粪土”了一把的“万户侯”就是正做着湖南督军的张敬尧。

张敬尧的劣迹,可与热河的汤玉麟并称,用主席的话说就是“暴戾酷虐,已成惯技”,属于重磅打造的极品坏人。

(470)

本站7x24小时不间断超速小说更新,请牢记经典址:[拼音第一个字母]手机看小说:【经典小说】,x小说下载请到小说信息页,请点上面的“返回书页”!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