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节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10-03-0622:27:10

但这种打法在南天门前线其实早就试验过了。

作为中央军中“技术流”的鼻祖,前线总指挥徐庭瑶当然是有两下子的。

利用滦东战役前的那段相对平静期,他一口气做了三件事:修公路,架电线,固工事。看似平常,实际上他的这种作战思路在当时来讲是很有些前卫的。

修公路,是要保证“物流”畅通。长城抗战始终,虽然制空权一直掌握在日军手中,但前线军需供应从未中断,大量军火弹药和粮秣物资,通过包括汽车在内的各种运输工具,源源不断地从平津运往密云,并通过这个中转站发往最前线。

架电线,是要保证“信息流”快捷。据白崇禧回忆,当时虽有无线电台,但很重,得四个人抬,往往部队到了,电台还没到。更差劲是大多属长波无线,信号很差,极易误事(连先前的川原旅团都出过故障),这当然是电话通讯无法比拟的。

固工事,那就更重要了。别的不说,杜聿明在南关前设置的防线,可不就是被川原的那800发炮弹轰垮的。

鉴于日军长管火炮的厉害,徐庭瑶亲自监督,在南天门构筑阵地工事,同时在里面还修筑了交通沟,便于己方炮兵可以自由往来。应该说,这次筑的工事要比南关好的多,基本能做到纵深有度,以确保炸了前面还有后面,炸了左边还有右边,绝不是排成一条线,一轰就完蛋的那一种。

关东军发动滦东战役前,川原为了配合作战,不是往南天门这边放过炮吗?

飞过来的炮弹成千上万,但从事后来看,仅破坏了“一连之工事”,掩体内的中方部队也未有多少人员上的损伤,这个就叫战前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不过话又说回来,老是这样蒙着头被人打总是件让人憋气的事。

徐庭瑶想想不甘心,就自己效法喜峰口的29军,也组织别动队,配以短枪和手榴弹,迂回日军侧后进行绕袭。

由于规模较小,这种绕袭大多属于麻雀战性质,无非是打打伏击,放放冷枪,撂倒几个就跑。

战果不大,但给日军造成的“麻烦”却不小,弄得他们在自家院子里溜达都不得不提心吊胆,惟恐一不小心中了路边飞来的流弹。

这种事如果让29军或者晋绥军等地方部队来干,日本人也许只会捏捏鼻子,偏偏跑出来的是中央军。这让他们颇为恼火。

你们也干这个?

日本有家报纸为此还专门登了篇文章,说中国军队现在真够“阴险”的,连克鲁泡特金战术都用上了。

克鲁泡特金(一译为苦鲁巴金)是日俄战争时的俄国将军,这兄弟比较擅长于正面防守,侧翼骚扰的战术,给日本人印象很深,故以此名。

事情都登报了,自然瞒不住北平的何应钦。

当时何应钦听了直摇头,看上去对此举很不以为然,还带话给徐庭瑶,说你们这样不行,不光明正大嘛,而且容易招致古北口日军的报复。

谁也不会想到,没过多久,他自己却对“克鲁泡特金战术”感起了兴趣。

其实说到底,能够占足便宜的事谁会真不乐意干呢。

(481)

本站7x24小时不间断超速小说更新,请牢记经典址:[拼音第一个字母]手机看小说:【经典小说】,x小说下载请到小说信息页,请点上面的“返回书页”!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