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节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10-05-1109:05:46

没办法,作为地方将领,一旦名声闯出来,家底厚了,大致都有点保本怕折的心理,这是时代使然,并不独宋哲元如此。

但是有一个人,仍然对29军寄予厚望。

这个人就是老蒋。

在第一次“张北事件”发生后没几天,蒋氏夫妇就从北平西行来到了张家口。

蒋介石对来迎接的宋哲元提出,他要去事发现场——张北看一看。

张北离张家口有130里路,已属塞北极僻之地。别说老蒋,宋哲元本人都很少去,所以一再劝阻,但前者意愿强烈,一定要去。

在张北,老蒋一直呆到日落才返回。

朔风野大,苍茫一片。这位军政强人在想些什么呢,没有人知道。

只知道两千多年前,有一位中国的君主且舞且歌,泪流满面: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安得猛士,守吾四方!

宋哲元曾经是猛士,但他现在却离这个称号越来越远了,当然,这并不全是他的责任。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月,在第一次“张北事件”发生仅仅三个月时间后,就又有了察东事件。

本来察哈尔沽源县以东(即察东)并非《塘沽停战协定》中所指的“非武装区”,但这东西实际上没有什么“本来”不“本来”,日本人想要它是,它就是。

伪满的丰宁县与沽源县“交界”,该县民团仗着有日本人撑腰,就时不时地跑过来现现眼。

他们当然不是29军的个,马上被缴了械。

这下子可捅了马蜂窝。关东军立即发布文告,说看来是要“扫荡”宋哲元一下了,不“扫”这人不老实啊。

热河日军随后进入沽源,并出动炮队飞机连连向察东进行轰击,导致中方军民伤亡百人之多。

宋哲元又“忍”了一把,他派冯治安第37师参谋长张樾亭(保定第1期)到沽源县一个叫大滩地方去和日本人谈判,谈判的结果是答应关东军要求,除把热河民团的枪还给对方外,同意正式划定察东为“非武装区”,29军不再进入,而由热河民团负责驻守。

这就是历史上的“大滩口约”。

在日本人的计划中,“内蒙工作”与“华北工作”是同步推进的,“大滩口约”只是开了一个口子而已,下面就要一层层往里面剥了。

就在北平的何应钦陷入“河北事件”的困扰中时,张北风波又起。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6月5日,日本热河特务机关的四个人,坐着汽车从多伦往张家口去,途中经过张北时,卫兵问他们要护照。

这帮人不给,说早在“张北事件”后,你们宋哲元就答应过:只要是日本人,在察省旅行时可以“完全自由”,而且一律不检查身上所携带的物品。

当初宋哲元确实有过这么一说,但只是嘴上这么应付,后来他又强调,这个东西他做不了主,得由中央裁决,就搪塞过去了,所以实际并没有正式定下来。

可这几个日本特务不管,认准了是铁案——我们在察省可以“完全自由”,还查什么护照。

(631)

本站7x24小时不间断超速小说更新,请牢记经典址:[拼音第一个字母]手机看小说:【经典小说】,x小说下载请到小说信息页,请点上面的“返回书页”!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