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节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10-06-1809:08:16

他派人找到傅作义,告诉对方,绥远北可防苏,南可切断中苏联系,这个地方我志在必夺,别挡我道。

给你两条路选。

一条,继续跟我们“作梗”,那我们要不客气了,会不惜出动“正式国军”(即日军)来占领绥远。

另一条,与我们合作,不仅给钱给枪,还可以取代“才能不够”的德王,让你执掌内蒙和西北。

第二条暴露了日本人对马前“犬”的一贯使用原则:拿来就用,随时更换。

傅作义不是“犬”,他是草原上的鹰,如何能上鬼子的当。

但第一条却让傅作义不得不担心:日军似乎真的有可能在绥远直接动兵。

傅作义的话让老蒋为之一惊。

不过他很快牙一咬,脚一跺:那就打,怕个逑!

我相信:倭必不敢正式宣战。

他下令在陕的中央军汤恩伯、关麟征等多支主力部队做好入绥准备。

对绥远之战,老蒋还有一个不可多为外人道的算计。那就是最好把它处理成“地方冲突”。

当年的“一二八”会战,外界始终认为是“广东军人”和“日本军人”在斗,不知道中国军队中起码有一半是中央军精锐。

如果没有中央军参战,不可能顶日本人那么久,战局也不会那么好看,但要是中央军参战的真相当时就暴露出来,最后就不太容易收场了,“七七事变”提前进行都有可能。

对此,老蒋自己是甚为得意的,认为既增强了军队实力,又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中日之间的全面冲突。

他让陈诚去面见阎锡山,同样给出了这样一个瞒天过海之计,即为避免日军介入,可像当年的“一二八”会战那样,把战事处理成纯地方冲突。具体办法就是,由汤恩伯第13军化装成晋军(一如第5军的掩人耳目),奇袭张北县,傅作义则负责攻取商都。双管齐下,直捣对方的察北老巢,准保能打伪蒙军个措手不及。

多好的计啊,都用不着你阎老西花一个子。可老阎还是犹豫。

你说得倒好,那要是关东军真的打过来怎么办,他会把帐全算在晋军头上的。别忘了,我后面还有红军,再给来一个“东征”,里外一夹攻,晋绥就全完了。

所以,“非万不得已不可寻敌”。

这时候,蒋、阎、傅的态度就分出来了:两头高,中间低。老阎自始至终都怕打,唯恐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一把火烧到他的山西地界上来。蒋傅不怕打,但他们之间又有区别。

蒋是认为日本人不过借此恐吓,并未作好全面决战的准备,中方可用“牺牲到底之决心”逼迫对方让步,以免在南京谈判中吃亏,而傅倒相信日军可能真的会参战,但他身处绥远,退无可退,而实际上也不想退。

不过傅作义处于决策末端,他在名义上得听阎锡山的,偏偏那时候老蒋还命令不了老阎,所以虽然老蒋主张先发制人,主动出击,但在后者那里怎么也通不过,结果两个想打的一头一尾都只能干瞪眼。

最后的决心还是德王帮他们下的。

(709)

本站7x24小时不间断超速小说更新,请牢记经典址:[拼音第一个字母]手机看小说:【经典小说】,x小说下载请到小说信息页,请点上面的“返回书页”!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