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节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10-06-2308:58:18

没有人知道一惯稳重的他为什么会如此失态。只有守候在身边的那个聪明女子懂得丈夫的心思。

因为来访的是何应钦,此时又正值两广事变爆发。

看到何应钦来访,想到的是北方:他们一起共事,在华北整整抵御日本两年,可是现在中央势力却已无法立足,不得不心惊胆战地看29军在那里独自玩平衡木。

两广事变乍起,想到的又是南方:外患未止,内忧不断,仍然是四分五裂,仍然可能是一盘散沙,仍然是自己人打自己人,这种局面不知何时才有尽头。

难道我们曾经做出的所有努力,蒙受的所有屈辱都要付之于东流了吗?

真是凄凉心境,堪向谁诉。

沈亦云走出门去,偷偷地给老蒋发了份电报,示意对方:你义兄心里还是放不下国事,你安慰安慰他吧。

凭良心说,老蒋不是一个薄情寡义之人。让义兄替自己“跳火坑”,甚至有时也加以指责或利用,亦是内外压力逼迫下的无奈之举,内心里,他对黄郛“为国劳瘁,苦心匡救”,以致累垮,是存有很深的感激和歉疚之情的。在黄郛住院期间,虽然日理万计,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但还是经常会发电报来探问病情。

接到电报后,他立即复电一封,让沈亦云转告黄郛:两广那边的事情我已经摆平了,“桂事粗定,国事渐趋光明”,你不要担心,还是安心养病,赶快恢复健康要紧。

等老蒋从广州回来,又专程去上海的医院看望黄郛。这一回,他把对方最关心的事告诉了义兄:抗战准备已经过半,再等个几年就可以全部就绪了。你个人所受的那些屈辱,国家都将得到回报。

老蒋一走,黄郛就对沈亦云说:要真是这样,我纵然死也值了(“果能如此,死且无憾”)。

没过多久,即撒手西去。

老蒋深为痛惜,亲自发布褒扬令,极尽哀荣。九年后,抗战胜利,老蒋不再介意披露当年的一些隐情,又再次明令褒奖,称赞黄郛作为文臣,其功绩堪比战将(“樽俎折冲,功同疆场”)。

杨永泰和黄郛,一臣一友,皆为蒋之股肱,他们一个曾苦心经营西南后方,一个曾舍命维持华北前线,做的都是跟抗战有关的事,身前身后袭来的滚滚骂名却都跟“亲日”和“卖国”有关。

真是让人憋气啊。

一个绥远战役,终于让一直潜在水下的老蒋探出脑袋,长长地吸了一口气,心里这个舒坦。

让他觉得爽的事还不止这个。

老蒋当初之所以对策动绥远战役那么积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想趁着日本对苏联进行备战,一时无暇分身的机会,以自己的“敢于牺牲”来吓退日本人的“不敢牺牲”,从而在中日南京谈判上达到“以战迫和”的目的。

张群与川越谈判前后达8次之多,前7次,日本人谈的内容竟然都跟蓉北两案没有直接关系,摆明就是来讹咱们的。

前7次谈判结束,老蒋干脆不谈了,跑绥远去干了一家伙。这么一干,把谈判桌上日本人的各种非分想法都给干没了。

(724)

本站7x24小时不间断超速小说更新,请牢记经典址:[拼音第一个字母]手机看小说:【经典小说】,x小说下载请到小说信息页,请点上面的“返回书页”!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