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7节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10-10-1023:02:30

复民为天兄:

承教。感谢厚爱,对兄之垂询,特回复如下

其一,所谓封贴事件,当时也不免郁闷,但个人文风自认始终一以贯之,否则也坚持不到现在。我以前也说过,不管写书还是读书,标准只能有一个,那就是要好看,然而历史毕竟还有厚重的一面,幽默只是其中一种,有的地方,甚至原来的外交,有的朋友也说不好看,但写史必须涉及到,我只能在文字上处理得尽量好看,也就是轻松一点。细,也有细的好处,否则就真的变成了只能开口一笑的“什么玩意”。这其实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比如写到黄郛的时候,我就无论如何也幽默不起来。

其二,笔者笔力所限,但也已竭尽全力,可以说从未敢对笔下文字有所怠慢。兄之所说俗务,慨已能推则推。然而有的东西,不是你一定想做,而是不得不做,有的事情,甚至做了还不免得罪朋友,然求仁得仁,我也只能不求谅解,惟求心安。

对大家的一路支持,老关实感激不尽,再拜!

2010-10-1023:15:11

最近不知道是人特别多还是天涯的服务器老了,更新老是更不上去——可能不是人家东西不好,而是自己的心态不对了,呵呵。今晚争取把最后一更帖上去。

也不知道一日三更能坚持多久,能坚持多久就坚持多久吧。

2010-10-1023:37:30

宋哲元的第一把刷子叫做“舍得”。

舍得舍得,有“舍”才能“得”,宋哲元的“舍”,就是作出两个动作。一是命令冯治安师磨磨蹭蹭地撤离北平并准备南下,二是由保安队代替吉星文团防守卢沟桥。

前者是假,后者却是真。

保安队自然比不上正规军,但那宛平城墙也不是豆腐做的,不可能一攻即下,更重要的是,吉星文团虽退出宛平,却并没走远,驻军的地方也仅与宛平相隔一个卢沟桥,万一有事,一眨眼的工夫他们即可重新进城。

如果实在顶不住,长辛店和西苑不都还屯集着部队吗,必要时候,宋哲元只要递个眼色给何基沣,后者即可挥师解除宛平之围。

29军一撤一退,都是符合“秦松协定”的。这种情况下,香月要是再出手的话,的确有点不太好意思。

此时东京的杉山元也不顺当,他的一个动议搁浅在那里了。

先前内阁虽然已答应他,会从国内再动员3个师团去华北,但如果天皇说,这事一样得黄。

所以他还得过裕仁这道关。

先前请示派兵的时候,天皇答应得很好,现在却迟疑起来。

这就跟下赌注一样,注下得越大,做赌徒的也心慌。裕仁不是一个很有胆略和气量的人,自然得惦惦其中分量。

他一开口就把杉山元吓了一跳:听说事件不是已经解决了吗?

敢情“秦松协定”以及宋哲元从宛平撤军的事,这日本皇帝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你别看他天天呆在皇宫里,耳目多着呢,国内国外的事情了如指掌,哪里像回护他的那些人所认为的,好象被蒙蔽了的笼中鸟呢。

杉山元愣了一下,只好答非所问地哼哼两声: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全部都肯照我们所说的去做啊。

裕仁不干了:你怎么知道他们不会照做呢?

看样子,今天皇帝是说什么也不愿意给批复了。

杉山元蔫了。

听说天皇没有照准,内阁反应也很快,立即通过了暂停动员令。

这帮市侩。真是让人恨得牙痒痒的。

眼看山穷水尽疑无路,得另想办法啊。杉山元跟远在华北的香月联系,问对方有什么好主意。

香月向他推荐了一个人:天津驻屯军参谋和知鹰二。

所谓物以类聚,惺惺相惜,哪样的人搭哪样的人,桥本群当初怨恨的是这个参谋玩“下克上”的把戏,不把他这个参谋长放在眼里,但“事迹”一汇报到香月这里,后者兴趣就来了。

好样儿的嘛,如今正当用人之时,和知参谋一看就是个干才。

香月对杉山元说:要不这样,让和知到东京去说道说道,也许情况就会不一样了。

好主意。

和知随即启程赶往东京。

杉山元把军部一班人召集到一块——听听吧,前线军人的呼声到底是什么。

(848)

本站7x24小时不间断超速小说更新,请牢记经典址:[拼音第一个字母]手机看小说:【经典小说】,x小说下载请到小说信息页,请点上面的“返回书页”!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