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节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10-12-0108:40:10

显然,这种情况下再先发制人,我们不仅会失了理,也未必真能占到多少便宜。

不打归不打,探路总是需要的。

8月13日下午,双方终于搅到了一块。

那时节,驻闸北的孙元良师往前搜索,驻虹口的伊藤茂大队也在朝前乱摸,两边走着走着,只听“砰”的一声,脑袋撞脑袋了。

相撞的地方叫做八字桥,也就是前面提到过的那个停战线。

历史总是有着惊人的巧合,五年前的“一二八”会战,战斗最早打响的地方,其实就在八字桥,即使到19路军准备收官时,仍然打了一个惨烈无比的八字桥争夺战。

所谓八字桥,只是架设于水沟上一条通道。看似不起眼,但它连接宝山路和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所以又十二万分的重要,否则两次淞沪会战,它就不会都榜上有名了。

一句话,敌夺,可压制我,我占,可攻袭敌。

双方都想先行控制这一要地,于是便交上了火。

战场打仗,首先要对地形熟悉。

孙元良师对闸北并不陌生,这倒不是因为该师参加过“一二八”会战的缘故。那时他们的主战场并不在上海市内,而在上海郊外的庙行一带。

真正的原因是该师在战前做了很多准备,包括孙元良在内,营长以上军官都曾化妆,分批潜入上海侦察过地形,可以说,未战之前,中方的参战主力在闸北就熟门熟路了。

有了这个优势,伊藤茂攻不过来,而孙元良师担任搜索的仅为前哨部队,所以也没能打得过去,最后的结果是谁都没有完全占领八字桥。

但是一个即将名闻中外的大会战已经开始了。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实际应为第二次淞沪会战)正式打响。

获知八字桥爆发战斗,老蒋当晚作出决定,从明天开始,第9集团军向日军发动全面攻击。

此前,中国高层已达成一致,即对日不宣战,叫自卫,而政府随后发表的《自卫抗战声明书》,实际行使了宣战书职能。

8月14日,张治中一声令下,中国海陆空三箭齐发。

一条黄埔江,可以为敌用,也可以为我用,主要是看谁的海军占优势。

显然,我们没法占优。

假设一下,如果日本舰队沿着黄埔江而下,然后实行登陆,从后面把我们包起来怎么办?

那就不用打了,连退路都被人家给截住了。

继阻塞江阴水道之后,陈绍宽再堵黄埔水道。

阻塞线比江阴那里还多两道,有三道,其中,又有6艘扣押的日本货船被填了进去。

陆军的主力是孙元良师,他们这回的目标不光是占据八字桥,还要攻打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

前线指挥官为第264旅旅长黄梅兴少将(黄埔1期)。黄梅兴是一个老资格军人,从东征北伐,一直到“一二八”,可以说是无役不与,尤其打仗以勇著称,经常呼喊着口号冲在最前面,和“关猛”关麟征几乎一个风格,所以又有“黄老虎”之称。

有这只老虎在前面督战,孙元良在后面就安心多了。

黄梅兴驻于爱国女校,指挥部队突然从左翼旋回,猛地向日军撞击过去。

(910)

本站7x24小时不间断超速小说更新,请牢记经典址:[拼音第一个字母]手机看小说:【经典小说】,x小说下载请到小说信息页,请点上面的“返回书页”!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