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玄幻魔法 > 岳海日记 > 第二十四页

第二十四页(1/3)

上一章岳海日记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地球北京时间二零零三年九月十八日。

大6历5年五月二十一日狂风大作这也是“临风行省”自新年以来最大的一次。

据我自己闲暇时无聊制作的一个测算风的类似于风车一般的小装置我大略地得出这一次刮的风在八级左右。

屋外是狂风大作不过屋内却是春意融融我的心情更是好得出奇这里面的原因很简单。经过一个月小心谨慎的生活之后没有生任何的事情。

在一个月之内都没有什么势力对我们“中华货运”采取什么行动那也就是印证了我的猜测那个针对“青田商会”的势力并没有把我放在心上。

现在想想也对要不是因缘巧合“中华货运”恰巧在那件事情帮到了“青田商会”怎么说“中华货运”都是一个小得可怜的商铺罢了。不将“中华货运”放在心上也是正常得紧。

我的好心情不仅仅是来源于自己和“中华货运”的“安全”更来源于“中华货运”在这一个月的时间内所取得成绩。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们“中华货运”成为了那个“谣言”的主角更是其中的被害人商人们纷纷找上我们或大或小的运输任务排满了赵匀的工作报表。

整个“中华货运”上下因为这些运输任务变得忙碌起来最忙的当然是需要协调各部的“货运部”最“轻闲”的当然是我这个甩手掌柜。

在“中华货运”经过最初一个多星期的忙乱变得有条不紊之后我就将自己顾问的头衔撤了下来现在除了每天傍晚到“中华货运”一次之外我整天不见人影。

在别人眼中我或许是轻闲不过跟着我办事的赵林却是知道我并没有闲下来。

“中华货运”稳定下来之后我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原本的“中华货运”基础上开办了一间叫做“路在脚下”的车行充当这个时代的出租车公司。

只要缴纳一定的押金并且找到一个人作保(当然担保人实力雄厚的话不支付押金也可以)那么就可以从我们“路在脚下”车行租赁一辆马车而他所需要做的就是在租赁期间每天支付一定的费用。

这个费用包括马车的日常维护费用、“风行兽”的饲料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费用。

别看我列出来的这些东西好像显得“路在脚下”需要处理很多的事务实际上根本就不是如此。

比如说马车的日常维护和“风行兽”的喂养等等是交由“中华货运”的相关人员负责;“路在脚下”空闲的出租马车也是来自“中华货运”闲置下来的马车。“路在脚下”所需要做的就是每天将马车交给租赁人以及从租赁人手中收取租赁费用罢了。

事实上工作的时间也就是早上、中午、傍晚以及午夜之前四个时间段罢了。过这些规定时间的那么像“风行兽”的草料就需要自己额外支付;“路在脚下”员工的加班费用也同样是如此。

开办“路在脚下”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将“中华货运”闲置下来的一部分马车利用起来不致于每天需要在马车上面耗费钱财。当然“中华货运”总是会留下五十辆马车来应急。

“路在脚下”开办仅仅两天时间就将“中华货运”闲置的大部分马车给租赁了出去在省去了每天的维护费用之外更找到了一个赚钱的门路。

为了培养赵林我让其经历了“路在脚下”从创建到形成一定规模当中所有的过程并且现场讲解将一些地球上现代商业知识。看着每每恍然大悟的赵林我很是满意知道自己的付出还是有了回报。

“飓风城”很小不是说面积上的狭小而是说“飓风城”人口稀少更说“飓风城”人文环境、经济领域等等方面的狭小。

“中华货运”和“路在脚下”这两种与众不同的商业结构推出之后别人还来不及模仿“飓风城”已经没有多余的空间了。

于是我们不得不将目光放在了周边的城市上。和我们有着一致目的的则是看到了我们所取得成果之后的一些精明商人。不过这些人很快就现自己的希望很快落空了因为了家臣中的除了赵林和赵匀之外的其他几人早就在“中华货运”成立的时候向着周边城市渗透。

等到“路在脚下”终于形成规模的时候在周边几个主要城市已经建立了“中华货运”和“路在脚下”商行的各地分行。

每一个城市的“中华货运”和“路在脚下”都处于相互合作关系将马车资源最大程度地利用起来。

不但如此各个城市的“中华货运”和“路在脚下”相互之间也是相互联系。

以“路在脚下”为例。若是一个人租赁了我们“路在脚下”的一部马车并且于中午时分将人或者货物(马车分为两种一种运载人一种运载货物)拉到了“飓风城”的临近城市“太渊城”。

这个时候势必不可能重新回到“飓风城”给“风行兽”喂食草料。一般的情况下只能自己支付这一笔费用了。若是在碰上无法及时在晚上赶回城市还需要支付一笔加班费用。虽然乍看起来需要的也就是几个铜币的费用可是长时间下来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了。这对于依靠每天赚取少数的铜币来过活的百姓来说就是一大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岳海日记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