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将虽然不愿承认可是却也知道王宪说的没错。
沉默良久有人开口说道:“丞相难道我们就这样在城里干坐着吗?”
王宪哈哈一笑说道:“各位将军那孙膑来到这武威城的目的是什么?”
“孙膑乃是叛军领来到武威城目的自然是攻击我等。”
王宪微笑道:“不错那孙膑乃是伪帝的臣子他是为了夺取皇位而来而想要夺取皇位就必须拿下一个个的城池。
不过孙膑仅仅带来了百万大军我无为城中却是有着五十万大军这五十万大军如果在城外与孙膑交战可能不是对手可是如果用来守城孙膑想要拿下武威城却不是那么的容易拿不下武威城孙膑就进不了西牛贺州。
如果孙膑拿不下西牛贺州的城池他又怎么打败我们夺取皇位?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一个字——拖拖到他孙膑受不了的时候。
孙膑毕竟是大军远征粮草辎重等物都运送不便拖得时间长了孙膑就不得不撤兵我们自然就胜利了。
既然不打也能够取胜我们又何必费力呢?”
“可是如果那孙膑挥兵攻城呢?”
王宪看着面前的众将说道:“虽然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以本相对孙膑的了解孙膑是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来的。
孙膑是那种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成绩的人攻城战这种硬拼地方法孙膑是不太可能采用的。虽然到最后万不得已的时候孙膑也可能会使用着这种方法。
不果这样一来。他就难免会元气大伤攻破武威城后他想要继续攻打西牛贺州地想法就会破灭。我们也算是为陛下尽忠了。”
众将闻言都不再说话。
城外地孙膑大营之中。孙膑此时也是苦恼不已王宪的想法孙膑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呢。但是知道归知道孙膑却是拿王宪没有办法。
如果是其他人孙膑还能用计激对方出战。可是王宪却是老而弥坚就是认中一条绝不出城等着与孙膑打攻城战。让孙膑有一种狗咬刺猬的感觉。
大军在武威城下已经近一个月了一直是围而不攻等待着机会再说孙膑除了这样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可想了。
不过机会很快就出现了孙膑没有办法的事情被别人帮孙膑实现了。
王宪一直身居高位虽然不得宠。可是也让一些人感觉到不爽王宪在武威城中一直避而不战却是让有些人抓住了把柄。
参知政事黎仁向来与王宪不和而且对王宪以儒门弟子的身份。占据相之位无数年甚为不满且自己早就盯着王宪的这个位置在得到王宪避而不战的消息之后心中雀跃不已。知道自己久等地机会已经到来了。
第二天上朝之时。黎仁自信满满的走出叩道:“臣参知政事黎仁有事上奏。”
宣和皇帝本来都准备退朝了。见黎仁走出来奏事便又坐下问道:“爱卿有何事上奏啊?讲来。”
“陛下陛下以无比的信任将国运交在王宪手中可是那王宪却是有负陛下厚恩自到达武威城之后便闭门不战虚耗钱粮。浑不将陛下的厚望放在心中。
那王宪毕竟是儒门弟子臣怕那王宪有甚阴谋啊!”
宣和皇帝闻言大怒喝骂道:“王宪老贼竟敢如此!来人呐……”
王宪当了无数年的丞相虽然现在朝堂之上是佛门弟子占大多数但是毕竟还有一些王宪提拔上来的官员对王宪极为的信任不相信王宪会做出损伤国家的事。
“陛下老丞相向来尽忠为国从来没有起过异心此事定然是有蹊跷。”礼部主事郑经出班奏道。
郑经这样一说宣和皇帝又有了一丝地迟疑毕竟王宪辅佐了三代帝王向来是忠心耿耿。如果王宪在师门的压力下想要帮助南瞻部洲那位应该早就帮了不可能等到现在这个时侯才出手。
刚才暴怒之下宣和皇帝未曾细想这会听郑经一说顿时觉得事情恐怕不是郑经说的那样。
黎仁见宣和皇帝马上就要下令了却被郑经所阻不由得对郑经一阵恼怒忙说道:“陛下那王宪此时的行为就是在消耗我国国力啊。其用心险恶之极啊!”
郑经忙说道:“陛下老丞相此时如此做想必是有不得已之处。那孙膑麾下有着百万大军而老丞相手中仅有五十万若是在城外与孙膑交手恐怕不是孙膑的对手而依托城池却是能与孙膑一战。”
“哼!郑经孙膑麾下本就是乱兵我天兵一到定然是士气大降望风而降何来地士气会高于我军的道理。
陛下那王宪摆明是故意拖延为孙膑麾下士卒恢复士气积攒时间。陛下那王宪绝不能留一定要拿下问罪。”黎仁开口说道。
“陛下……。”郑经还想再说什么却被宣和皇帝打断。
只听宣和皇帝说道:“不用说了下旨让王宪即日出城与孙膑决战早日击败敌军若是王宪奉旨出城则表明他王宪还是忠臣如果抗旨不遵那就命人拿下问罪。退朝!”说完便拂袖而去。
这份圣旨来到武威城中之后王宪好像是老了一百岁一样浑身乏力。喃喃说道:“陛下啊老臣一片忠心竟然……。”
刚才宣旨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