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心和秦良玉约定好,回去后就赶紧去了登州杂学院,和秦明武商量下怎么安排。现在徐家的人不在,柳心最近又忙着和太子、皇后做生意,杂学院这儿就秦明武在主持大局。
柳心一段时间没来,杂学院可变了样,人数居然暴涨到了八百人。
原来杂学院的温室蔬菜和日产物件在皇店一亮相,大官员就眼红了。
本来这杂学没人愿意学,可看见这些东西,大家明白了,这杂学院厉害呀!
各家的子弟也不是都把四书五经学得那么好,以后也是要谋出路的,看杂学院能学到真东西,这下京城不少人家开始把孩子往通州送。
另一方面这杂学院又是弄温室,又是做物件,还雇了周围不少人,在通州名声就传出去了,附近的孩子也送来不少。
人太多,秦明武就让附近的孩子回家住,可以走读了,另外学院最近挣到了钱,就在食堂的伙食上加了分量,这下师生都高兴了,秦明武还和柳心商量要是以后再盈利就要给讲师发些薪酬,甚至给家庭贫困的孩子一些补助。
这完全是后世学校的模式,柳心连连点头,对秦明武很是满意,想着以后更放心把杂学这块交给他了。
秦明武今年才十七岁,算是柳心很得意的一个学生。
柳心和明武完学院的事,就把秦良玉的情况一,看明武有什么安排意见。
柳心来这的目的就是和明武商量下,看看应该拿多少种子,选派谁去?
谁知柳心刚把情况完,秦明武从椅子上一下子站起来,表示自己想去。
看柳心诧异,明武郑重地:“淑人,我们秦家已经是登州一等一的人家,在登州没有太大的发展,我才想到京城来,现在京城的杂学院已经办起来,而且这还有我们秦家这么多人在,完全能够支撑了。 有机会到四川那儿闯一闯,把杂学院在四川办起来,我们就能和白杆军攀上交情,秦富大叔的对,咱手里要有兵啊!登州咱有戚家军,我去四川再联系上白杆军,以后咱秦家在大明朝就有了依靠。”
秦明武这段话让柳心震惊了,在柳心的心目中,明武还是个孩子,当年很腼腆的少年,因为学得好,柳心偶尔给他加点灶,后来柳心天天事多,也没空关注族学的事了,没想到仅仅三四年,不经意间自己的学生已经成长到这个程度,不但可以把学院打理的井井有条,而且还能和自己侃侃而谈,满腹雄心壮志,要去闯一闯了。
柳心虽然被明武的话打动,有心想让他去,可看看这个才十七岁有些青涩的大孩子,还是犹豫了。
柳心不得不给他泼泼冷水:“明武,你可能不知道,四川那环境很苦,没听过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吗,听四川和云南边境还有什么瘴气,你在京城去四川,光路上就得走两三个月,要是再把玉米和番薯推广了,还不得三四年才能回来,现在兵荒马乱的,你可要好好考虑?”
秦明武听完柳心的话,沉思了一会儿,抬起头朝柳心笑了:“淑人,我们秦家本来就是秦家岗普通百姓人家,填饱肚子都难,现在已经出了好几个朝廷命官,这都是皇上的恩典,我们应该忠心报国才对。秦良玉老将军六十来岁,她自己的白杆军明明有饭吃,可为了当地百姓,还几千里奔波到京城求取种子,我还不到二十岁,又有什么去不得的。”
秦明武这段话给柳心都得惭愧了,仿佛自己是那心眼儿的人。
柳心对四川之行有着担心,但更多的是欣慰,当即就拍板让秦明武进川。
接下来,柳心和明武两人统计下要带多少种子。
徐家这个农庄是去年赏给徐光启,中等规模,有一千二百亩地。到现在种了三茬番薯,零星掺杂了几十亩马铃薯,一亩地的番薯产量是三千多斤,整个算下来有一千多万斤,不过看着数量多,可通州用了一些做种薯,大部分给了朝廷,现在手里只有三十多万斤,还得留够农庄用的,能拿出来的就不太多了。但是四川到京师这么远,路上还会坏掉一些,也不能拿的太少。
两人细细算过,最后打算拉去一万斤番薯,到那儿怎么也能剩个几千斤,如果剩一半应该也能够种百亩地的。番薯这玩意一年能种两茬,要是一茬能种上百亩,两年就能普及开。
玉米种子农庄这儿还有存货,即使没有也没关系,因玉米推广的早,在通州一带已经不是啥稀罕物,种子很好弄,柳心就放心地安排了两千斤玉米种子,因为玉米种子比较出数,一亩地用不了几斤,这两千斤也能种上几百亩。
马铃薯的种子实在是不多,而且还要在通州做推广,最后俩人商量匀出了五百斤。
安排好事情,柳心回去给秦良玉报信,明武留在杂学院安排以后的教学管理问题,再把种子单独分出来。
第二天一大早秦良玉来到秦宅,不一会秦明武带着四个人从通州赶回来了,这四个人都是秦家子弟,听明武要入川,也都想去助明武一臂之力,就跟着明武一起回来了。
秦良玉看见送给自己这么多种子,还有五个秦家子弟随行,感动的热泪盈眶,从腰间解下随身佩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