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故人都已逝去,自已渐渐没有了什么争斗之心,就不问世事,在宫里吃斋念佛,祈祷自己能好好地活着。
这天,老太妃身边的翠姑姑和她禀报,外边有个故人来求见,是景恭王府的长孙女朱翠微。
老太妃一听景恭王府和朱翠微这个名字,沉睡的记忆开始苏醒,哎呀,想起来了,这朱翠微还真是故人,五十年前十几岁的朱翠微花样的姑娘,自己二十来岁入宫不久,不但是认识,而且还维持了几年手帕交的感情,直到朱翠微出嫁,才没见到。
人越到老越怀旧,老太妃想起这些记忆,一下子觉得自己年轻了,有个好朋友来了。
老太妃扔下佛珠,让身边的姑姑赶紧出去把人迎进来。
老太妃七十多岁,这徐老夫人接近七十。
徐老夫人一进屋,这老太妃一眼就认出了面前这个满头白发的人就是当年的姑娘,不禁老泪纵横。徐老夫人看着风烛残年的老太妃一时也大放悲声。
两人都是泪眼婆娑,恨不得抱头痛哭,翠姑姑和素锦姑姑在一帮劝了半天,两人才止住泪。
最后两人把身边的人都打发出去,盘腿面对面坐在床上,回忆年轻时候的事儿,着这些年的生活。徐老夫人这些年经历丧女之痛,很多话都是埋在心里,老太妃自己孤零零的在皇宫里就这么呆着也是寂寞难耐,这打开了话匣子,两人就聊了大半天。
快要关宫门了,徐老夫人要起身告辞。
老太妃不舍地拉着手问她:“你是不是在京城里不走了?”
徐老夫人:“哎,我就是回来看看,给父祖上上坟,也顺便来看看您,还得回去呀,我家在河南,到那儿即使死了,还有人给我上上坟,添添土,要是在京城里,谁管我呀!”
老太妃一听心理更是难过了,自己也没有后嗣,到时自己死了谁管自己呀!
徐老夫人安慰老太妃,自己暂时也不走,怎么也得过了年儿。你没事的时候就出去看看我;我要是能进宫,我就进来看看你。
徐老夫人回去没几天,老太妃就出宫去找她了。
原本出宫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可老太妃已经七十多岁,皇后娘娘自然大开绿灯,你想出去就出去想回来就回来,一切随你的意。
看着徐老夫人住的一排房子,老太妃也心疼了,要拿出家私给徐老夫人买套宅院,徐老夫人忙拒绝了,指着身边的塔木几人:“这些孩子跟着我外孙有些年了,以后就会留在京里给我守着父祖的灵堂,侍奉着香火,我要回了河南,你可得给我照应着点,别让他们在京里给人欺负了,咱们都有老的一天,等到时候,我让外孙子和他们几个也给咱俩设个灵堂,供奉着香火。”
老太妃在宫里和徐老夫人聊天的时候,就隐约听了徐老夫人女儿在边境被杀了,有个外孙正在外面找仇人为母亲报仇,当然徐老夫人不该的都没,所以看见塔木他们几个蒙古人,老太妃也不觉得奇怪。
听到徐老夫人还许诺将来给自己也设个灵堂,老太妃感动了。
自己没有子嗣,死了是没有后人给供奉的,在心理这是个硬伤,只是不出来而已,平时吃斋念佛还不是害怕死后下地狱受大罪,这一下听自己还能有人供奉,这心理能不激动嘛。
对于徐老夫人照应几个下人的请求,老太妃满口答应,还告诉他们有事可以直接找翠姑姑。以后在京城,只要自己活着一天就要护的这些人的安全。
没几天老太妃又来了,这次竟然带来了自己的家私,郑重地交给徐老夫人,让她给外孙子保管起来,这是她的一点心意。
老太妃的家私可不是别人能比的,光银子就是五十万两,各种值钱的玩意数不胜数。
徐老夫人原本就是想给塔木他们找个靠山,哪知老太妃把家底都拿出来了。徐老夫人接了家底,也给塔木和克鲁他们传了话儿,真到了老太妃没的一天,一定要给老太妃供奉香火,不能忘恩负义。
&l;/div&g;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