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我在明朝当国公 > 第一百八十四章 条件

第一百八十四章 条件(1/3)

上一章我在明朝当国公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不去……当然……嗯?你不去?”

员外郎先是一愣,随即几乎是不可置信的看着杨峰结结巴巴说:“杨大人,这可是兵部下的公文啊,你难道打算抗命不成?”

“抗命?”杨峰撇了撇嘴,“本官带的可是卫所兵,而且还是内卫,前往辽东原本就不应该轮到我们这些内卫所去。尽管朝廷给本官加封了一个参将的头衔,但那不过是好听一点而已,朝廷甚至连开拔银和钱粮都不给本官发下来,你总不会让本官带着江宁卫数千将士自备干粮上路吧?”

“这……”

员外郎的老脸一红,任何一支部队在开拔之前都要拨发下开拔银和一笔粮草,这是朝廷的规矩,为的就是让将领和士卒们没有后顾之忧,他之所以没提这茬就是想要拿捏一下杨峰,等着杨峰给好处费呢。现在既然人家提了出来他自然也不好意思再装糊涂了。

“这个东西自然是有的。”员外郎有些含糊的说:“此次朝廷给江宁卫准备了三万两银子和一千石的粮食,另外你部所需粮草可以象沿途的地方官府索要,这样总行了吧。”

员外郎说完后只觉得隐隐有些心疼,要知道兵部也只是拨了三万两银子和一千石的粮食,那么多的东西经过他的手却没能留下一点,这实在是有违他往日的原则啊。不过他的心疼只是暂时的,因为对面这位爷对他的“好意”却一点也不领情。

“我不去!”

杨峰依旧拒绝了,只见他正色问道:“王大人,本官在江宁卫的产业可不少,每个月的流水就更多了,若是本官带着所有将士镇守边关,朝廷如何保证本官在此处的产业不被人抢走?”

“这……”

这位员外郎有些迟疑了,这件事已经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杨峰的买卖他也略有耳闻,他在南京、镇江府、扬州甚至常州一带都开设了店铺,专门卖那些从欧巴罗拉来的货物,那些货物诸如镜子、金银饰品、妇人的化妆用品以及一些在许多人看来属于奇技淫巧类型的东西。

别看这些东西乍看起来不是什么生活必需品,但是从外面疯传的消息来看,这些东西在南京甚至江南一带简直就是卖疯了,经过大半年的口口相传,如今的有钱人都流行在家里摆上几件欧巴罗的镜子或是小玩意。

什么……这套胭脂水粉竟然要,兵部下令的,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而且在来之前陛下还让您带上另一个人一起去辽东。”

“另外一个人?”杨峰好奇的问道:“本官倒想知道谁这么有面子,竟然让本官捎上他一起上路。”

“是熊廷弼大人。”员外郎很是干脆的说。

“熊廷弼?他不是被陛下问罪了么,难道又被放了?”

“没有。”员外郎摇了摇头,“陛下宽大为怀,认为熊大人并无大错,所以只是将他革职,令他闲赋在家,此次辽东战事将起,孙督师点名让熊大人前往辽东效力,所以陛下恢复了熊大人辽东经略的官职从新启用了。”

“哟……这个熊廷弼命还真大啊。”

杨峰很是有些意外,按道理这个熊廷弼已经被魏忠贤给干掉了,怎么他又没死呢?其实杨峰并未意识到这个时代的历史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悄悄的发生了一些改变,由于他和朱由校的认识,以及朱由校在江东门千户所暂住的这段时间里他给朱由校灌输的一些思想和理念,使得朱由校并未象另外一个时空那样盲目的信任魏忠贤,也使得他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到整个大明的弊端和问题,意识到广宁之败跟熊廷弼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朱由校就下令将熊廷弼给放了,而这件事的推手其实就是现在还是一脸懵逼的杨峰。

熊廷弼没死,孙承宗还在主持辽东军务?杨峰不禁思索起来,今年是天启五年(1625),正月的时候后金军取旅顺,游击张盘、都司朱国昌等战死。盖自辽土失陷,惟金州东监海盖,南近登莱,游击张盘以孤军据其地,而兵力单弱,退保旅顺。后金兵来犯,张盘力战死,朱国昌阵亡。

而且再过几个月就是柳河之战了,这场战斗明军战死四百余人,前锋营副总兵鲁之甲、参将李承先战死,而正是由于这场败仗给了言官们攻击孙承宗的借口,东林党的那些言官们以这场败仗为借口拼命攻击孙承宗,说他在辽东“关门息警,中朝宴然,不复以边事为虑矣。”

以这样的角度来看孙承宗确实有些碌碌无为,但后世对孙承宗的评价却很高,说孙承宗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许多历史学家也说孙承宗之所以打的都是小仗,是因为后金知道他能打仗,再加上登莱两军镇袁军门的水军牵制,后金不肯贸然来碰他的霉头,所以两年下来,孙承宗和登莱巡抚袁可立一直没有发动大战役的机会,而发动战略总反攻把后金赶出去的机会又不成熟。但反过来说,孙承宗已经在无形中为朝廷省下了许多军费,确保了山海关安然无恙,使明朝有了更多的机会养精蓄锐,充分显示了天朝的不战之威。

而反观自从孙承宗被东林党和魏忠贤联起手来赶下台后,辽东的局势便开始渐渐恶化。等到朱由校死后,大明帝国在那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我在明朝当国公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