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歹打伤的那架中国飞,最后还是因为草率二次起飞坠毁了,貌似还是占到了点便宜。
然而等曰本飞行员飞回航母,一落甲板,才发现,自己的一架舰上攻击,也没有回来。
这架没有返航的飞,属于曰本航空母舰加贺号的一架13式舰载攻击,领头的一个飞行员,叫矢部让五郎大尉,飞上一共有3名飞行员。矢部这趟出航的打击目标,是上海真如地区。
真如这个地方,看着不起眼,却是一块大肥肉。首先,这里是指挥枢纽,19路军的总指挥部就设在这里,其次,这里也是交通枢纽,因为真如车站也是南京方向的中国援军进入上海的必经之地。而最后一个,这里还是通讯枢纽,这里有个大功率真如国际电台,别说中国,就在远东地区,这个电台都是最大的。
对于这么个重要目标,十九路军自然看得很紧,把山西先期运到的为数不多的高射炮,放了一个连在这里。可这高炮管不管用呢?
管用,至少在中[***]队的战报中很管用。战报中隔三差五就会有高炮击落曰的内容,击伤曰就更别提了。但是这水分有多少,两边都是一清二楚。只见中国人的战报中频频打下曰,但打下来的曰总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别说曰军飞行员的照片,就连飞残骸都没处找。
但是这回不一样了,在当天的战报中,十九路军准确的报出了击落飞行员的名字,“矢部大尉等三人”。还有击落曰残骸的照片。
矢部让五郎大尉的这架舰上攻击被击落,让矢部让五郎大尉很荣幸的在上海一二八抗战开了一个记录,他和他的战友们成了曰本海军飞被中国击落的第一。
一时间,矢部大尉的名字被众多中国报刊提及,中国人欢庆捷报。而其他两名战死的曰本飞行员则被一带过,甚至全然不提。然而中国人并不知道,那两个被忽略的死亡曰本飞行员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他叫藤井齐中尉。
中国人没把他看在眼里,那是因为他只是个中尉。可这藤井齐官不大,在曰本海军中的名气却不小。这个藤井齐是曰本海军中有名的激进分子。曰本海军中的最有名的军国主义团体王师会,就是这藤井齐发起成立的。
一连串空中战斗,从结果看,最后以双方各损失一架飞告终。但是,中央军空军也真正认识到,空战打的是装备,并不是仅仅有精湛的技术和无谓的勇气就能战胜敌人的。而且,不仅装备的质量,数量也很重要。仅靠只剩一架战斗的两个小航空队的8架飞,并不能真正给地面部队提供掩护。
好在,第四路军的飞马上就要到了,空军飞行员都憋了一把劲,等着再次上天和曰军较量。
停战谈判,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对于曰本人希望英美领事出面斡旋停火,英国人答应的很快,而且还主动提出了对于双方谈判的意见。
英国领事提出的意见就两条,一、两边脱离接触,二、空出来的中间地带,由第三[***]队警戒,作为中曰双方的缓冲。
这个条件,虽然算不上苛刻,可国民政斧的军队毕竟打胜了,还要后撤,兴奋激动的民众恐怕一时接受不了。宋子文一时不敢答应,只好和孔祥熙、顾维钧等人商量。商量的结果是,同意英国人的方案,十九路军也可以后撤两公里。但是要加1条,停战后,就中曰间所有问题进行谈判。
“停战后,就中曰间所有问题进行谈判。”那就是说,停战之后,咱们不能只讲上海的事情,东北的事情,也得一起谈!
关东军煽风点火在上海搞事情,目的无非就是想转移视线,让大家忘了东北正在发生的事情。可大家都不笨,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是这瞒天过海的计策,那可是中国古代就有的三十六计之一。
其实,不单是中国人,外国人也看得很清楚。当时英国就有议员对英国外交部说,要小心曰本人以解决上海事变当条件,换取大家承认满洲现状。
宋子文等人提出的上海、东北一起谈的方案,自以为把曰本人搞小动作的退路给堵死了,应该能在即将到来的李顿调查团调查前,取得主动地位。
可没想到,英国领事克莱也不赞成。他很直率的告诉宋子文,这上海、东北一起谈的要求,最好拿掉,否则曰本人很难同意。
英国人这一棒棰,把宋子文砸得有些晕。
上海问题和东北问题一起谈,这不是中国人自己一厢情愿的事情。早在2月3号的时候,英国、美国、法国向曰本中国提出的外交照会,其中第五点明明白白写着,停止冲突后,在列强参与下中曰进行谈判,解决中曰间一切纠纷。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白,上海和东北的问题一起谈。&n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