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大清巨鳄 > 第一一六章 印刷机

第一一六章 印刷机

上一章大清巨鳄章节列表下一章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茶市明日开市,茶叶公会在接到通知之后迅派人知会各个茶行茶铺和一众茶商,消息很快就四下散播开来,西关各大茶楼很快爆满,一众茶商投机商纷纷赶往附近的大茶楼探听消息,参与议论或是听旁人议论,焦点自然是茶价。网

自元奇银行一统广州钱行的消息传出,茶叶市场便一直处于休市状态,西关以及广州城内大小茶行茶铺尽皆闭门歇业,不过,小批量的茶叶交易却是时有时无断断续续的在进行,元奇有条不紊的进行并购,茶价也一路在攀升,如今出价二十三两一担都没人肯卖。

茶叶崩盘,银行会馆全力救市,茶价反弹的最高价位就是二十二两,随即就掉头下行,如今休市几日,茶叶小额交易价格却涨至二十三两,自然是让人欢欣鼓舞,尤其是手中捂有茶叶的,更是看好茶价。

前一波反弹,茶价在二十两之时交易量巨大,不少投机商都是在二十两的价位吃进的,坚持握在手中不卖的,如今一担已是稳稳赚到三两,抛售的自然不用说了,那可真是连肠子都悔青了。

茶楼的消息来源很杂,各种小道消息层出不穷,历来是众说纷纭,但这次所有的商贾却都是毫无例外的看好茶价!原因很简单,元奇在一统钱行之后,必然要拉抬茶价,尽量让附股的钱庄亏损不至于太大!

一种说法在这时及时传出,说元奇之所以能够逼迫银行会馆关门解散,一统广州钱行,是因为争取到了茶业公会的支持,而元奇之所以能够获得茶业公会的支持,是因为元奇承诺与茶业公会联手,齐心协力,拉抬茶价,一致对外,抗衡英国提高茶叶进口税。

银行会馆突然宣布关门解散本来就颇令人费解,这个说法一传出,马上得到不少人的认同,迅的传开,以致大多数商贾都对茶价都报以极大的期望,不少人甚至乐观的认为茶价会再次回到三十的高位。

银行公馆,容园。

易知足一批接一批的接见投放外省的掌柜伙计,直到日头西沉,他才空闲下来,依窗而立,看似是在欣赏园子里的景色,实则却是在脑子里梳理着对两江的布局,今后三五年,两江将是元奇的主战场。

两江之富,甲于天下,即便是广东与之相比,仍然逊色不少,不过两江虽然富裕,却有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丝织业市场极大,极为适合大规模资金搅风搅雨,比起北方各省和内6省份,两江显然更为适合元奇挥规模资金的威力。

一旦垄断了两江,回过头来再收拾浙江、福建就会轻松不少,他拟定的元奇的扩张计划就是先易后难,先南后北,先沿海再内6,吃掉两江,元奇就算是举国为敌,也有足够的资本和胆气。

不过,要垄断两江,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对于元奇来说,两江人生地不熟,没有十三行这般势力庞大的助力,反而要面对两淮盐商和江西铜商这两个资金实力雄厚的庞大商团。

他现在唯一有把握争取的就是两江的官场,两江总督如今是陶澍,已经在任刊物的,也就是说这不是洋文印刷机,而是中文印刷机,可省了咱们不少事,安装调试好,直接就可以印刷。”

“那应该是用来印刷《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的那台印刷机。”易知足颌道:“我还以为益智会是在广州印刷的,原来却是在淡马锡。”

“广州官府不允许外商印刷中文刊物。”潘仕明道:“否则也用不着费如此大的周折,不过,这番周折倒也颇值,我在澳门试了一下,这台西式活字印刷机确实比雕版印刷优良,印刷清晰,排版便捷,效率高出许多,我看不仅可以印刷报纸,还可以大量印刷书籍。”

微微一顿,他接着道:“此外,我还聘请了一个传教士——卫三畏,是花旗国人,此人来广州不过四年时间就能说一口流利汉语,在《澳门月报》任编辑,不仅能熟练使用印刷机还会修理,他是听闻我要办报纸,主动找上门来的。”

“让他多带几个学徒。”易知足道:“印刷机以后肯定会推广开来,仅是咱们的报纸就需要不少印刷机和印刷工人,我前几日才向美国商人订购了一批印刷机,缺的就是印刷工人,而且,我还有个想法,印刷厂不与报馆在一起,单独办,如此一来需要的印刷工人就更多了。”

“单独办一个印刷厂?”潘仕明有些诧异的道。

“对。”易知足颌道:“不仅要办印刷厂,还要办造纸厂。”
本章已完成!
上一章大清巨鳄章节列表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