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大清巨鳄 > 第五百三十一章 边政改革

第五百三十一章 边政改革(1/2)

上一章大清巨鳄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待的严世宽离开,易知足起身踱到阳台上俯瞰黄浦江江面上繁忙的景象,一个青浦教案,英国人想借机扩大传教范围,想扩展上海租界地盘,他有意纵容唆使希望扩大事端以挟洋自重,不想漕帮也有人想浑水摸鱼。

随着京杭铁路的修建,延续了数百年的漕运将彻底为铁路取代,十数万指靠漕运为生的漕帮帮众都将面临着失去生计的困境,有人不甘心,想借机生事也不足为奇,不过,对于元奇来说,漕帮不能乱!

对于朝廷来说,维护地方稳定比修建铁路要重要的多,,一旦漕帮乱了,必然会影响京杭铁路的修建进程,他这个倡导修建铁路并且一手促成京杭铁路开工修建的始作俑者,也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

从这件事情来看,漕帮的人心已经散了!乱了!安抚和妥善安置漕帮帮众事宜不能再拖,再拖下去,迟早要闹出乱子,这几年大清并不太平,水灾旱灾蝗灾地震等自然灾害不断,青莲教、天地会又先后在湖南、广西闹事,江苏因为加征漕粮也爆大规模的暴动,这个时候,漕帮是断然不能出事的。

“笃笃笃”轻轻的敲门声响起,易知足折回房间才吩咐道:“进来。”

门一开,林美莲走进来轻声禀报道:“侯爷,衙门来报,有京师章。”包世臣说着转念一想,又觉不对,略微迟疑,他才道:“边政改革似乎有督促朝廷驻兵新疆之意......?”

易知足一笑,“先生只见驻兵,却是忽略了移民实边。”

“侯爷的意思......漕帮?”

易知足颌道:“不错。”

包世臣一皱眉头道:“新疆历来是流放之地,漕帮帮众怕是没人愿意去新疆。”

“愿意去,那就充实新疆。”易知足不以为意的道:“不愿意去,咱们也能够顺水推舟,总之,移民实边,是安置漕帮帮众的最佳法子。”

包世臣瞬间就反应过来,所谓顺水推舟,移民实边,是指的南洋!一个新疆一个南洋,漕帮帮众只怕大多都会选择南洋,朝廷怕是也不可能拿出更好的法子来。

易知足也不点破,拿起廷寄抖了抖,“沙俄已是连续两年要求开放伊犁三地为通商口岸,元奇愿意积极支持布防西北,对于朝廷来说,可谓是既解西北之患,又削弱元奇实力,必然会赞成,不过,海军6战队武官毕竟年少,且不了解西北......。”顿了顿,他才接着道:“记得早些年,先生曾举荐过左季高.....。”

左宗棠则是两江总督陶澍的亲家,陶澍在临终之前将唯一的儿子陶桄托付给他,并与之联姻,对其给予极高的评价,这在当时是极为轰动之事,毕竟左宗棠不过一举人,而陶澍却是位居两江总督,双方身份地位差距不可以里计。

包世臣曾为两江总督陶澍幕僚,与左宗棠有相处过数月,对其也是极为赞赏,在易知足任上海道招揽幕僚之时曾举荐过,当时被拒绝了,不想如今却突然提起这事,不由的大为意外,迟疑了下才道:“侯爷是打算让季高投笔从戎?”

左宗棠赫赫功绩,推收复新疆,易知足既然打算驻兵新疆,遏制沙俄,争夺中亚,自然而然便想到了左宗棠,微微点了点头,他才道:“还劳烦先生修书一封,请他来上海一晤。”

一艘悬挂着米字旗的蒸汽明轮沿着进入长江口逆流而上,不断的越过一艘又一艘帆船,船头甲板上,四十出头有些秃顶的戴维斯指着前面烟囱林立的吴淞,道:“前面就是吴淞,元奇那位易大掌柜计划将吴淞和上海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巨大的城市。”

站在他身旁的是一个四十出有着一头金色卷的男人,听的这话,他微微摇了摇头,道:“真是一个疯狂的想法。”

“当你看到上海新城,就不会觉的这想法疯狂了。”戴维斯微笑着道,他是第二任港督,也是英国驻华全权公使、英国驻华商务总监,同时也是一位中国通,18岁就到了广州,在东印度公司任职。年轻时作为英国使团随员到过北京。1833年英国成立驻华商圌务监督署,被任命为商圌务监督。他对中国文化颇有研究,还给自己起的中文名字叫德庇时。

不过,他这位港督因为施政得不到在华商人和下属们的支持,忿而辞职,站在他身旁有着金色卷的男人就是继任港督、英国驻华全权公使、英国驻华商务总监的文咸爵士。

一上任就碰上青浦教案这种事情,文咸心里自然郁闷,对于派舰队前来上海封锁吴淞口,扣押漕帮漕船一事,他也有些拿捏不定,戴维斯虽然已经卸任,却也担心这事影响两国的关系,毕竟如今英国在华投资数额巨大,是以干脆与文咸先舰队一步前来上海探探底细。

蒸汽船在英租界一个新建的码头靠岸,驻上海领事爱尔考克赶到码头亲自迎接,回到领事馆上了二楼办公室,爱尔考克才一脸急切的道:“舰队没来吗?”

文咸没吭声,戴维斯却是毫不客气的道:“暂且不说以吴淞炮台现在的实力,驻港舰队是否有能力封锁吴淞口,你知道如今咱们在华投资有多大吗?已经突破一千万镑!你考虑过挑起战事是什么后果吗?况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大清巨鳄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