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大清巨鳄 > 第六百四十三 南王心思

第六百四十三 南王心思(1/2)

上一章大清巨鳄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对于杨秀清的反应,冯云山一点也不奇怪,当初听的这个提议时他也是这个想法,毕竟谁都清楚,南洋两省是易知足的地盘,没有强大的海军,去了南洋群岛,就只能任由易知足摆布。

不过,在与易知**谈过几次之后,静下心来仔细反复的琢磨,他也不得不承认,这确实太平天国唯一的生路。

太平天国可以说是两权力中心,一个是天王洪秀全,一个就是东王杨秀清,在军事方面,杨秀清的威信远远高于洪秀全,而且他对于太平天国、朝廷和元奇这三方力量的对比也更为清楚。

略微顿了顿,杨秀清就径直问出他心里最为关心的问题,“元奇怎的会突然与朝廷联手?是不是因为西北?”

冯云山点了点头,道:“易知足与我长谈过几次,西洋各国爆发大的战争,元奇乘这机会在西北大举出兵,不仅要夺回被俄国侵占的领土,还准备在西北大肆扩张,因此,元奇急于安定国内。”

“咱们也没招惹元奇,西北出兵与咱们何干?”杨秀清忿忿不平的道,不过转念他就反应过来,易知足这是怕太平军乘着元奇致力于西北扩张的机会快速发展。

冯云山看了他一眼,道:“如今是三分天下的格局,咱们实力最弱,元奇羽翼已丰,已经无须利用咱们牵制朝廷......。”

杨秀清虽不识字,但喜欢听书,三国演义可说是耳熟能详,当即不假思索的道:“那咱们与朝廷结盟,先打元奇,有没有可能?”

“不可能!”冯云山缓声道:“易知足既未称王,也未割据,更未立国,反而是积极支持朝廷,诸如抵御外侮,海外开疆拓土,为朝廷提供巨额借贷,出银子赈济灾民修筑河道,出兵巩固边疆等等。

这些都是天下人有目共睹的,除非元奇公然起兵造反,否则朝廷断然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讨伐元奇,更不可能与咱们联手讨伐元奇,暗地里结盟都不可能!要说结盟,咱们只能与元奇结盟,别无选择。”

咱们是别无选择,元奇却是可以左右逢源!杨秀清暗叹了一声,亏得以前还对易知足不屑一顾,如今看来,那小子才是真正的硬茬,他忍不住骂了一句,“咬人的狗不叫,这可是一点没说错!”

冯云山很是赞同的点了点头,“东王这话确实一点没说错,实则,从咱们在金田起事,一直就被易知足利用,当初在金田为咱们提供西洋火器的那个南洋天地会黄当家的,以及在全州湘山寺为咱们提供长沙城防备空虚的尹兄弟,东王还记吧?”

那两个人,杨秀清印象极深,他有些不敢置信的道:“都是元奇的人?”

“不错。”冯云山颌首道:“两人一个叫黄殿元,一个叫尹有才,都是易知足的得力干将。”

杨秀清听的一阵心寒,半晌才咬牙道:“好手段,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将咱们都玩弄于股掌之上,以前还真是小瞧了那家伙!”

冯云山自问对元奇已经足够重视,但没想到依然还是小瞧了,轻叹了一声,他才道:“天地会、青莲教也都听命于元奇,如今的元奇已经实实在在的掌控了南洋、闽浙、两江还有广东等武率领两个团进驻南宁府,汤灶生率领两个旅进逼桂林,可是为了吸引太平军的注意力?”

“有这层意思。”易知足颌首道:“也有虚张声势,牵制太平军广西兵力,引诱太平军分兵的意思,不过,石达开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还是有些出乎意料。”

陈洪明缓声道:“汤灶生已退守贺县,卫文武回兵钦州,石达开兵力虽众,却是轻兵急行,断然无法进入广东。”

易知足自然清楚,海军陆战队的火力配置尤其是大量榴弹炮的配置,压根就不是太平军能比的,况且在情报、通讯、后勤补给等各方面,也远不是太平军能比的,其实压根无须太过担忧,主要还是石达开给他造成不小的压力。

收回心思,他才拿起电报,道:“原文转发伊犁,武昌、京师、上海。”

“是。”陈洪明应了一声,转身离开。

京师,圆明园,芳碧丛。

芳碧丛竹子多,而且前院搭盖有遮阳棚,庭院里奇石林立,翠竹掩吹,即便是夏季也是凉爽宜人,穆章阿乍从烈日下走进竹林便觉的阴凉阵阵,不过,他没贪图这凉爽,而是脚步匆匆的走进了房间。

“奴才穆章阿恭请圣安。”穆章阿叩安之后便提着袍角走到咸丰跟前的白毡毯上跪下道:“皇上,武昌来电,英法两国已于三月底向俄国宣战,克里米亚战争扩大。”说着双手将电报举过顶。

接过电报看了几眼,咸丰一脸微笑的道:“还真是被易知足猜中了。”

“皇上,克里米亚战争已经扩大......。”穆章阿缓声道:“易知足既能准确的预测战争爆发,战争扩大,那么战争结果,想来也是不会错的,元奇出兵西北应该就已成定局。”

咸丰点了点头,如今就连他对易知足的预测也是极为信服,不信服都不行,早在数年前就能准确的预测俄国和土耳其会在巴尔干半岛爆发战争,而且英法还会参战,将战争扩大成欧洲的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大清巨鳄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