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不知不觉间已过了数月,杨殊在此间也确实立下了根基,不论是军营的训练还是各方的交际,都能很好应付,于众人之中,也稍微树立了一些威信!>
这一日,军营擂鼓声响,杨殊还未思考发生了什么事,霍益三人就拉着他说道:“什长,集合了!”>
他见此也不犹豫,立即着甲佩剑,和三人一同往擂鼓处前去,站到那里之时,却见秦少游早已在那里呆着了,当即寻到自己位置,站下听令。>
魏宗几刻之后站上了校场点将台之上,对着众人说道:“我一字营一直以来都是大燕西塞营的精锐,如今探子来报,匈奴人派出斥候刺探我大燕军情,我们要出征将之击溃,尔等有无信心?”>
“有!”众人大声呼喊道。>
“听不见,大声点!”魏宗面无表情道。>
“有、有、有!”众人连呼三声,一声比一声强烈,一时之间,校场之上尽是众人的呼喊之声。>
“好,既然如此,众兵士听令!”魏宗沉声道,“一字营北营往北而去,其余三营往东而去,务必击溃敌军斥候,夺回军情!”>
“诺!”众人大喝道,随即纷纷整军回营,收拾好装备就要出征。>
“这是要出征了吗?”杨殊看着身旁的霍益三人道。>
“嗯,此番匈奴斥候刺探机密,必然是我等出战,一字营一直以来都是最精锐的存在!”霍益解释道。>
“原来如此!”杨殊明白道,他是觉得奇怪,整个西塞营只有一字营的人马出动,原来是类似于侦查部队之类的存在,只在小规慕争中大肆出动。>
“什长也不必的,以你的武艺此次出征,我等都要仰仗你才是!”霍益以为杨殊登,帮他舒缓道。>
“我不是的,只是这第一次出征,颇为不适罢了!”杨殊虽然如此说,但心中却没有什么感觉,毕竟之前在系统之内他也是领兵数十万进行征战,自不会对这疆场有陌生之感。>
旦日杨殊等人从军出征,杨殊这一什乃是东营之内的一个小什,自然随军往东而去,只是在后面的探查之中,却会以三什为单位,进行探查,像杨殊这样的什长,还是要听命于伍长。>
但是杨殊这一什却并非如此,其中四人尽是最近崛起之人物,很大程度上有了说话的权利,伍长也不能独断!>
如今的燕国,在一代君主燕昭王的带领下,奋发图强,可以说迅速超越了周边的一些国家,声望直追齐国。>
杨殊来此投军也是有所打算的,而此番出征,从西塞营云中郡附近,数人直插西境边界,往赵国边界而去。>
放在以前,燕国是绝对不敢如此在西境摩擦的,毕竟当时弱小,军力不足,只能在众国中寻夹缝生存!>
如今燕昭王继位,在国内设黄金台招揽贤才,以一身君王之气,吸引了不少贤才来此,以至于燕国的一切,都走上了正轨。>
此番探查,虽说是截取匈奴人的情报,不若说是在赵国边界扬一下大燕国威,在众国之中树立一下威望。>
杨殊一行人纵马出了边塞,径直往塞外而去』行十数人,人人双马并行,一者载军备一者载人,倒是行进颇快。>
这也是北边国家的好处,有着充足的马源,基本上人人都是骑兵,极其英武●霍益这样的军士,军中虽然不多,但是却能带领同行的军士士气,使之发挥更大的力量!>
线报上所言的是匈奴人在一处水边驻扎,杨殊等人便越过大漠,径直往那处绿洲而去。>
直至第三日,众人才在几块沙丘之处发现了熄灭的火堆,以及几块掩埋的马粪,其中火堆的摆法,明显就是匈奴人的方式,这使得一行人顿时戒备起来。>
“看来匈奴探子就在不远之前,依着这些马粪和火堆来看,敌军和我们人数相当,此番追击,必要将之截杀,以扬我大燕军威!”伍长对着众人激励道。>
众人纷纷呼喊,一时间士气大震』有杨殊和霍益没有顺着众人呼喊,反而好像察觉到了什么。>
杨殊见众人士气正盛,也不好说什么,只得按耐住了心中的想法,只是低头皱眉沉思。霍益见此,也是闭上了嘴巴,没有说什么。>
直至当夜休息之时,霍益方才靠近了杨殊所烤的火堆,低声说道:“什长白日里似乎有话要说?”他的声音很低,只有二人才能听见!>
杨殊闻此,默默看了看四周,发现同行的军士都在烤火,一副困顿的神情,方才低声说道:“大漠之中风沙迅速,很快就会掩埋一切,我等怎会如此轻易发现那些火堆,岂不是太巧了吗?”说到这里,杨殊也止住不言,静静地烤着火堆。>
当夜,杨殊几人和衣而睡,却是连甲胄都没有卸掉,直至天亮。>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落在杨殊眼角,他便清醒过来,没有立即起身,反而平视端详了许久,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