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当真是震耳欲聋。当曹丕听到曹畹出这句话的时候,相信他的反应不是史家粉饰的“深奇之”,而是“深惧之”。
“陛下已杀其母。”杀谁的母?不是鹿母,而是人母,陛下你杀的是我母亲。
“臣不忍杀其子。”杀谁的儿子?不是鹿子,而是人子,是陛下的儿子∫不忍杀陛下的儿子,表明我有能力去杀,只是不忍心罢了。
曹钼一句借鹿喻人的隐语,彻底让曹丕乱了方寸←“即放弓箭”不是因为感动,而是因为双手过于震惊而无法控弦。
从这句话里,曹丕已经猜到,甄宓在临终前,把建安二十二年的秘密和曹铈正身世都告诉了自己的儿子。而此时此刻,甄宓的儿子借着猎鹿的话题,朝着自己发起了攻击。
最终曹丕屈服了,他唯一活下来而且备受宠爱的儿子曹霖年纪尚小$果曹睿抱定鱼死网破的态度,把所有的一切公之于众,那么毁灭的不只是曹钤己,还有曹丕乃至整个魏国♀一对父子就在猎场里,交换了彼此的筹码:
我给你大魏皇位,而你给我曹氏家族的安全。
《曹氏家系》记载“明帝即位,以先帝遗意,爱宠(曹)霖异於诸国。”就是曹睿兑现了他对曹丕的承诺。而曹丕虽然百般不情愿,最终还是让曹睿登基‖家在灭亡几十年后,阴错阳差地占据了中原霸主的宝座。
曹睿登基之后,屡次向已经荣任太后的郭女王追问母亲死亡的真相,郭女王被逼急了,来了一句:“是你爹要杀的,不关我的事°当儿子的,该去追究你那死爹,不能因为亲妈就杀后妈啊”(先帝自杀,何以责问我?且汝为人子,可追雠死父,为前母枉杀后母邪?)曹睿大怒,立刻逼杀郭女王』来为自己母亲报仇,二来则是为了灭口。
郭女王为了活命,肯定把建安二十二年的细节都交代给了曹睿,孰不知这更坚定了曹畋他的决心。郭后死后,世上除了曹钤外,所有的知情者都死光了。
可曹罨直不太清楚,作为当年的当事人之一,自己的叔叔曹植究竟知道多少≮没搞清楚这个问题前,曹睿不敢对曹植逼迫太甚。曹植不是身居深宫的郭太后,他是个文人,随便在哪里留下只言片语,都有可能动摇皇位。
曹铍到那篇让曹丕讳莫如深的《感鄄赋》,他怕被有心人读出端倪,遂下诏改为《洛神赋》←本道这么一改,将会无人知晓,却不知反而欲盖弥彰,让后世之人顺藤摸瓜推演出真相全貌。
太和二年,曹植上书曹睿,如前文所分析的那样,他在奏章里隐晦地提及了当年的那些事情,隐隐有了要挟之意。曹睿和曹丕的反应一样,有些惊慌,连忙下诏把他从雍丘改封到东阿。
不过在这一篇奏章里,曹钴算确认了一件事,他发现曹植对建安二十二年的事情,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曹植只知道甄宓是被曹丕派来陷害他的,却根本不知道甄宓做这件事的真实动机,当然也就不知道曹钋袁熙儿子的密辛。
曹盍此方如释重负。绝缨之事,揭破之后只是丢脸;若是袁氏血统,揭破之后就是天崩地裂的大乱。曹植不知道这个秘密,那是最好不过。
过了几年,羽翼丰满的曹睿不再对这位叔叔客气,一纸诏书把他发配到了陈地。曹植已没了当年锐气,就这么死在了封地,得号陈思王。不知他在死之前,是否仍旧惦念着甄宓。
曹植死后,那些秘密随着他被埋入土里』直到了这时候,曹钤旧不放心,特意下诏“撰录植前后所著赋颂诗铭杂论凡百馀篇,副藏内外。”(《三国志曹植传》)外人都道曹罾赏曹植的文学才能,孰不知这位心里有鬼的天子,只是为了查看叔叔死前,是否留下过关于建安二十二年的只言片语。
又过了几年,曹睽世,无子,即位的是曹彰的孙子曹芳,魏国终于回到曹氏血统中来;又过了几年,曹楷被废,即位的是曹霖的儿子曹髦,皇位回到了曹丕这一脉下。可惜这个时候,司马氏已然权势熏天,曹髦堂堂一代君王,竟被杀死在大道之中。到了曹奂这里,终于为司马氏所篡……
千载之下,那些兵戈烟尘俱都散去,只事《洛神赋》和赋中那明目善睐的传奇女子±人惊羡于洛神的美貌与曹植的才气,只是不复有人了解这篇赋后所隐藏的那些故事与人性。
(本章完)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