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科幻小说 > 我在明末的那些日子 > 第89章 西班牙方阵VS八旗铁骑 二

第89章 西班牙方阵VS八旗铁骑 二(1/2)

上一章我在明末的那些日子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鞑子所谓的列阵很简单,“死兵在前,锐兵在后±兵披重甲,骑双马冲前,前虽死而仍复前,莫敢退,退即锐兵从后杀之。待其冲动敌阵,而后锐兵始乘其胜。”

看来真正的女真人“锐兵”干的是督战队和预备队的活,前面那些敢死队“死兵”的地位较低,锐兵可以随时砍掉无命令退回来的∩于真正的女真族人丁相对稀少,所以骑射在后金的队伍中也是个稀罕物,所以大多数鞑子在开弓射箭的时候,大多都是步射。

不过即使是步射,各个也是精于弓射∩于这些鞑子世代生活在东北苦寒之地,以畜牧渔猎为生,没有农业,没有纺织业,他们穿着兽皮,拎着武器,在深山老林里转悠,与狼虫虎豹打交道。就是这样的一群人,如果体魄不够健壮,身体素质不够剽悍,缺乏过人的求生能力,没有与狮子老虎博技的本领,他们早就活不下去了。

在生存的原始动力下,在渔猎活动中,他们一个个力大无穷,精于弓射,堪称丛林的杀手、天生的斗士。打仗对他们来说,就跟平时的一场场大型的围猎没有区别,您见过哪个猎户在出猎之前是战战兢兢,忧心忡忡的?而一旦把这些恐怖的猎手训练成军队,其所迸发出爆发力,其所展示出来的战斗力将是惊心动魄的!

可以说,对后金骑兵而言,战争就是一种乐趣,战争意味着宣泄、意味着释放、意味着猎取、意味着获得÷实也是如此,后金骑兵所到之处,无不是杀戮、抢掠,同时,空中还会充满了肆意的嚎笑。

而且后金的箭头大而且沉,射程虽然不远,但破甲的效用极强,人被射中之后,创口一般都会很大,立马就失去战斗力。

明军大都喜欢排兵布阵,而骑兵对上阵型结合的很紧密的步兵队列,往往很难撼动”接冲阵的话伤亡也是很大,所以鞑子的骑兵骑马到了射程之后,下马射箭,如果敌阵骚乱出现空隙,立刻是上马冲阵♀样地法子对付步兵阵极为的好用

何况大明那里去找纪律严明、勇猛果敢的步卒,这套战术自然是无往而不利,而且鞑子骑兵确实是要比被克扣粮饷的大明步卒强壮许多≮马上砍杀,居高临下,也更是具有优势。

果然这些鞑子们在一百步开外退下来,下马张弓,成四十五度角仰视天空,在一名偶额真的号令下,一轮齐射,就见上百的箭矢铺天盖地的射向“虎贲营”。

这时候“虎贲营”的火枪小方阵也早早的撤到了后方,而长枪阵三排以后的士兵已经将他们的长枪拄在地上,等到鞑子下马张弓后,在各士官的指挥下不汀晃长枪,用以打飞鞑子们向该处抛射箭矢′说有大半的箭矢被长枪击飞挡在了阵外,但还有一小部分直接射了下来。

有的士兵被一支箭射中面门,连惨叫都没有发出,直接就是仆倒在地上⌒地士兵肩头中箭、刻捂着肩头倒在地上,“虎贲营”的方队中虽然都是披甲士卒,可皮甲和棉甲并不能彻底防住对方射来的大箭,而且鞑子的这种大箭,破甲的效用想当的强。

杨越看着不停倒下的士兵,眼皮直跳。惦记着自己的线膛燧发枪什么时候可以问世,就不用这么被动了☆让杨越心痛的是,自己没把明军的招牌虎蹲炮给带过来。

虽然在杨越眼里,虎蹲炮只不过是粗一点的火统根本不能算炮,射程也只有一二百米,但这时候只要有一门平时杨越瞧不上眼的虎蹲炮,鞑子就不敢这么嚣张射箭了。

连续三轮的齐射,箭嗖嗖的射入了方队之中,不断的有士兵惨叫着倒了下去,因为都是拿着长兵器,倒下去的时候,前后左右的士兵都要避开同伴的身体和兵器,原本严整地方队开始变得有些散乱了。

鞑子的骑兵,射箭就是为这样的机会,不严密整齐的步兵方队,对骑兵并没有威胁了,正在射箭的那些鞑子骑兵,动作极为迅速又是坐到了马上,摆好了阵势,三十匹马一列,三列为一队,先排出三队,其余的在后面散开等待机会,就看着那名带着皮兜尖顶盔的偶额真大喊了一声,右臂猛地挥下。

人的吆喝,马匹的嘶鸣开始嘈杂的响起,鞑子马队动了……

此时杨越看看周围的士兵,有的人神色坚定,不过更多的人却有些慌乱,队伍中甚至还有些嘈杂和喧哗〔子兵凶恶勇悍,纵横无敌的印象已经是多年来深入每个人的印象之中,紧张,忐忑,就是大部分人心中的情绪,或许还有恐惧。

杨越气愤地喊道:“妈的,战前都一个个拍着胸脯说不怕,这时候都怂了吗,我与你们同在,听我号令,“虎贲营”有进,无退”!!!”

“杀,杀,杀”士兵们不停叫喊着,刹时把“虎贲营”的士气推到了最高点。

杨越大喊过后,身边的鼓手敲响了行军鼓,随着鼓声响起,士兵们忘却了心中的恐惧,按照平素里严格的训练齐齐迈步。鼓声有节奏的响起,士兵们调整着自已的阵型依照着鼓点缓步向前,火枪队也跟了上来准备就绪。

“虎贲营”有进,无退的态势,让鞑子的参领也开始慎重起来,缓步小跑的马队还是能够调整,负责这波攻势的参领,在后面大声的吆喝命令,第一列的三十匹马开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我在明末的那些日子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