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宁宫。>
此乃太后寝宫。>
夏皇带着高德出现,一路走来,所遇内侍宫女,皆是躬身施礼。>
殿内。>
太后仰卧在软塌之上,两侧宫女正在为其按摩。>
忽见一名近身宫女入殿,“禀太后,皇上来了。”>
闻言。>
太后摆了摆手,示意两侧宫女退下,缓缓坐起身子,明亮的目光向殿外看去。>
夏皇身影出现,移步上前,“儿臣给母后请安。”>
太后连忙抬手,示意夏皇平身,“快坐下。”>
夏皇落座于一侧,“母后在炎宫生活的还习惯?”>
太后道:“哀家每年都去炎宫,生活早已习惯,倒是陛下,天寒了,一定要多注意,不然腿上寒疾又要犯了。”>
夏皇点头,“让母后挂念了,老毛病了。”>
太后又道:“陛下乃一国之君,身系天下百姓安危,可不能有丝毫的大意。”>
说到这。>
她顿了下,继续道:“哀家回京之前,无量山仙人曾言,京畿以西,乃是夏国福地,必须皇家拥之。”>
京畿以西?>
夏皇怔了下。>
太后所指,应该是西山。>
因为叶君,西山成了夏国福地?>
西山之地,夏皇可是非常清楚的。>
在叶君没有前往西山之前,西山荒芜,人烟稀少。>
本赏赐给闲王,他也数年未曾治理,一直荒废。>
不过。>
这仙人箴言,倒是不假。>
但并非西山是福地,而是因为西山有叶君。>
当真应了那句诗。>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夏皇看着太后,“母后,西山的确是一处宝地,老三那小子一直在西山。”>
“当初难民入京,其中暗藏叛军,老三让难民入西山,且粉碎了叛军的阴谋。”>
“今日风靡整个金陵的煤炭和火炉,亦是出自西山。”>
太后瞳眸一缩,严肃道:“陛下没明白哀家的意思。”>
夏皇剑眉一挑,一脸正色,“老三也是皇室子弟,西山在他手中,相当于掌握在皇家,有何不妥?”>
太后礼佛,不问国事。>
每次她只要开口,为了谁,夏皇心里非常清楚。>
他知道有人在打西山的注意。>
通过这种方式,手段也不怎么地啊。>
见夏皇态度强硬,太后又道:“他长大了,哀家听说,陛下封他为逍遥王。”>
夏皇微微一笑,脸上尽是舔犊之色,“君儿生性不羁,喜欢闲散生活,朕本想让他入朝,却被再三拒绝。”>
“不为权利不为官,一心只做逍遥仙。”>
“朕只能封他为逍遥王,这孩子上进,饱读天下,学富五车。”>
“虽不在庙堂之上,却屡次为朕排忧解难!”>
太后脸色一变,泛起微怒之色,没想到夏皇对叶君评价如此之高,当真让她很是意外。>
“陛下,月歌已成年了,他们两人的婚事,年节之后,是不是可以操办!”>
夏皇脸上笑意消失,“母后,月歌什么时候和君儿有婚约了?”>
太后道:“他们从小青梅竹马,哀家入京前,就打算给月歌赐婚,今日见过那小子一面,觉得他们非常般配。”>
般配?>
夏皇脸色有些难看,倏地起身,“母后长途归来,定是有些疲惫,朕改日再来请安!”>
说完。>
他轻抚衣袖,转身向乾宁宫外走去。>
前行百步之遥。>
夏皇又停了下来,回首望向太后,“母后,君儿已有王妃,乃国色天香,知书达理的女子。”>
“至于其他婚配,朕觉得没有必要,母后还是不要为他操心了。”>
态度强硬。>
不是商量,而是命令。>
夏皇是一国之君。>
君无戏言,帝威不可犯。>
他的话,太后也必须遵从。>
让太后意外的是,没想到夏皇对叶君如此溺爱。>
走出乾宁宫。>
高德见夏皇面露愠怒之色,紧随其后,“何事让陛下这般动怒?”>
“胡闹!”>
“竟想把未央郡主交给君儿,痴人做梦!”>
夏皇负气前行,怒声说道。>
高德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