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安三年,东南沿夯带的海岛上,聚居着一群“海盗”——他们是以孙泰的侄子孙恩为首的五斗米教信众们℃着孙泰死后,残余的信徒们听闻了孙恩的消息逐渐前来了海岛之上,投靠了孙恩,并推崇孙恩为新的五斗米教教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孙恩是迫于形势而不得不成为五斗米教教主的,后世外国人都说华国人没有信仰,但如果搜查一些中国的历史,会发现有不少因为迷信宗教而闹出的笑话,尽管那些笑话在后世看来不免可笑,但在当时一点都不好笑,还十分严肃。>
由于东晋朝廷瞅缺乏兵源而强行征兵的缘故,不少自耕农不得不投靠到一些世家门阀门下成为佃户,也相当失去了人身自由的农民,不过佃农却又是封建社会特有的特征之一。>
《晋书.会稽王道子传》:“(司马元显)又发东土诸郡免奴为客者,号曰‘乐属’,移置京师,以充兵役。”>
晋安帝司马德宗是个白痴皇帝(晋朝常出白痴皇帝),此刻掌控权臣权柄的是司马道子和他的儿子司马元显,司马元显强制征集一些为了躲避当兵而投靠世家门阀的佃农们到京师充作兵源,称作“乐属”,这当然跟此刻天下无敌的北府兵比不了了,要知道这年头谁掌握了北府兵谁就是南方最强,后来刘圆是因为掌握了北府兵而将东晋政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为后来的篡位而做好了十足的准备,也就是东晋后的刘宋朝代,百战百胜,甚至北伐打到了长安,尽管后来因为内斗收复的失地又被异族抢占去了。>
因为司马元显强制征收兵源,激起了三吴门阀和百姓们的怒火,这就给了造反失败的五斗米教起义的机会,于是成为了新一任五斗米教教主的孙恩又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他不得不带领部众们趁这机会攻回大陆。但是孙恩也清楚的是,比起前前任教主杜子恭和前任教主自己的叔父孙泰,自己实在不算什么,顶多是沾了些便宜才走运当上了这个位子。>
不过其叔父在被杀前,却是留给他一面奇怪的青铜素镜,称危机之时可许下愿望,但平时绝不可使用,他听从了吩咐,于是在这风口浪尖时刻使用了仙镜。>
“仙镜啊仙镜,请问这天底下最漂亮的人儿是谁?”>
一句有些奇怪的咒语,但他也不在意这种细节,在忍着羞耻念出了这句咒语后,被放在神龛上的青铜素镜竟真的起了反应,白芒大现,一个隐隐约约的身影出现在神龛前,却又看不清他的面貌,极其神秘缥缈。>
孙恩不由在在心里赞叹一声不愧是仙人,于是恭敬地拜了一拜,问道:“可是镜仙?”>
镜仙顿了一顿,冷淡地回应道:“你是何人?何事唤我?”>
孙恩稽首道:“小子孙恩,字灵秀,乃是现在的五斗米教教主,但小子不才,不善道法,但信众们又将小子看作陆地神仙,不知上仙可否有良策予我?”>
镜仙嗯了一声,反问道:“我可以授你道法长生,但你能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孙恩愣了愣,再拜道:“小子愿传上仙名号。”>
也就是成为镜仙的“教皇”并替他传道,但这可跟西方的一神教不同,五斗米教可是多神教,而且......>
镜仙冷冷道:“不稀罕,凡人信与不信我,与我何干?”>
“额......”>
这话说的倒是在理,高高在上如仙人,稀罕什么凡人们的信仰?但分明又有很多神灵是需要传道的,可貌似这位镜仙是真的一点儿都不稀罕......>
“小子也能为上仙做碰马。”>
镜仙不屑地甩了甩袍袖:“你以为你是什么美人么?本仙不稀罕!”>
“......小子尚有一些姬妾。”>
“滚吧,区区凡女岂入我眼?”>
孙恩不由纳闷地想道:这位神仙可真是屁多的事儿......>
“那不知上仙有何吩咐?”>
“如此怎样?”镜仙主动建议道,“此刻既逢乱世,你以此镜为我收集凡人血肉魂魄,你收集得越多,授予的力量就越强......不知教主意下如何?”>
“不敢担当上仙口中的一声教主。”孙恩诚惶诚恐地回应,至少表面上是这样,他一脸难为地想了想,“上仙的意思是让我......杀人血祭?”>
五斗米教的名称来历本就是一个讽刺,一开始教徒被称作“米巫”,又受巴蜀地区落后文化的影响,带有血祭色彩,因而人牲血祭之类的......孙恩一听就听懂了。>
镜仙冷冷地回道:“怎的?不愿?那你可寻其他人,但我可不认为那些自以为是的神灵仙人们会轻易回应你的召唤,还轻易赐予你力量......更别说是征服天下的力量了,你以为天庭知晓了你的要求会答应你吗?恐怕甚至恨不得将你杀了。”>
孙恩纳闷问道:“这又是为何?孙某貌似没有做了什么得罪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